感谢您关注“永大英语”!
英语学科语言大观念的内涵、特征及价值赵连杰
摘要:基于大观念实施英语课程和教学改革已引起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和英语教师的关注与重视。但目前关于英语学科大观念的理论与实践探讨主要依托主题与内容,忽视了发展学生的语言意识。本文在文献梳理与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对英语学科本质观及英语课程性质的思考,从语言及语言学习的视角提出“英语学科语言大观念”,通过阐释其界定、特征和价值等,旨在进一步丰富英语学科大观念的内涵,填补其对语言及语言学习关注不足的空白,为基于大观念的英语课程与教学改革提供强有力的概念基础和学理基础。
关键词:大观念;语言大观念;主题大观念;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一、问题的提出
大概念(本文采用“大观念”)在教育领域的提出,最早可追溯到杜威(1902)提出的“教材心理学化”[1],他从儿童的角度出发,指出教学内容的选取和组织应符合儿童的经验发展。后来,英国学者怀特海(Whitehead)[2]、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Bruner)[3]、奥苏贝尔(Ausubel)4]等相继从认知发展或课程设计等相对宏观的视域各自阐述了对大观念的认识与理解。21世纪初期,埃里克森(Erikson)[5]和威金斯(Wiggins)[6]等学者开始在微观的单元或主题教学设计层面探究大观念。目前,大观念已经广泛应用于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基础教育课程和教学之中。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迈向以培育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根本目标的新时代,大观念及学科大观念日益引起学界的高度关注。基于大观念的学科课程与教学改革迸发出强劲的发展动力,展示出广阔的发展潜能。随着《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标》)的颁布与实施,英语学科大观念作为统摄和组织英语课程内容的核心纽带和重要抓手,逐渐成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基础英语教育研究与实践的热点议题。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主要围绕基于《课标》提炼大观念[7]、基于教材分析和语篇研读建构大观念[8],以及基于大观念设计单元整体教学[9]等展开。
上述探索有力推动了英语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及一线中小学英语教师初步了解与熟悉英语学科大观念及其在课堂教学中的育人潜能。但与此同时,我们也逐渐了解到一些教师在学习和实践大观念的过程产生的主要困惑与担忧:英语学科大观念过于强调主题及主题意义探究(以下简称“主题大观念”),其立德树人的教学价值取向十分凸显,但似乎弱化了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如何在大观念引领的课程与教学中落实语言学习?鉴于此,在深入考察英语学科本质观、学科育人观以及英语课程性质的基础上,本文提出“英语学科语言大观念”(以下简称“语言大观念”)的概念,通过阐释其界定、特征和价值等,进一步丰富英语学科大观念的内涵,填补其对语言能力关注不足的空白,进而为基于大观念的英语课程与教学改革提供强有力的概念基础和学理基础。
二、英语学科语言大观念的界定
《课标》在前言部分明确指出,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要“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10]。然而,《课标》及后续出版的关于《课标》的解读,并未对英语学科大观念做进一步的解释与澄清,由此导致了诸如概念混乱、内涵模糊、概念误用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英语学科大观念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进一步开展。
文献梳理发现,目前国内相关研究鲜有关于英语学科大观念的明确界定,对其认识基本上迁移了学界关于学科大观念的一般性理解。王蔷等在综述了大观念的内涵后认为,就英语课程、教师、学生等不同对象而言,英语学科大观念有不同的内涵阐释。例如,就教师而言,英语学科大观念是“统领教学设计的核心理念”;就学生而言,英语学科大观念是“学生完成学习后生成的新的认知结构、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以及价值观念,是学生可以迁移到新的情境中用于解决问题的素养,是能够对学生一生产生深远影响的观念,并会持续影响其品格、品性和行为表现”[11]。这一基于不同对象分类进行内涵界定的做法对于我们深刻认识英语学科大观念的内涵及其育人价值品性极富启发性。本文认为,由于大观念本身的复杂性,以及其置于英语学科视域下后复杂性的进一步叠加,在对英语学科大观念界定时必须明晰相关的视角。因为置于不同的视角,英语学科大观念的内涵会呈现不同的样态,从相应的视角透视才能获得相对通透的理解与认识。
国内目前关于英语学科大观念的认知与实践主要围绕英语课程与学科育人的宏观层次开展,对语言及语言学习等微观领域的大观念尚未给予相应的关注与足够的重视。由此导致的问题是,“若对语言的结构、规律和本质特征缺少应有的认知,那就难以深度把握和解释外语教育中出现的诸多语言问题”[12]。根据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的原理,作为大观念的下位概念,英语学科大观念不仅应具有大观念内涵的一般性,还应具有作为语言学科大观念内涵的特殊性。只有在兼顾一般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等关系的有机统一,才能更加全面地洞悉英语学科大观念。因此,在借鉴与吸收埃里克森(Erickson)和兰宁(Lanning)关于“知识的结构”与“过程的结构”概念框架的基础上[13],结合近些年对英语学科本质观和学科育人观辩证关系的思考,我们认为,要全面、客观且深入地理解英语学科大观念,需要补充从语言及语言学习的视角定义的大观念,即语言大观念。(参见图1)
按照兰宁(Lanning)的观点,英语、艺术等学科过程驱动的特点突出,因此要引导学生形成关于过程、策略、技能等的概念性认知,进而成为帮助学生接触和探究学习内容的工具。鉴于此,从语言及语言学习的视角来看,语言大观念指的是学生在学习和使用语言的过程中感知与体悟的关于语言是如何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语言意识、认知结构及策略方法。语言大观念聚焦英语的本质、形式、功能等,是从语言本体和语言学习角度描述与表达英语作为语言符号系统的概念性理解。例如,学生在语篇研读过程中,能够逐步感知“语篇在表层上由语言构成,在深层上由文化内容构成,语篇按照其特定结构,将语言与文化融合在一起”,这便是一个关于语篇知识的语言大观念;再如,学生在学习被动语态时,逐步感知“被动语态有让信息焦点凸显的功能”,这就是一个关于被动语态的语言大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