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楼的前柱上有一幅楹联,“狮梦醒来顶天立;龙吟远去博海飞”,为陈仲明先生书写。
门楼的后柱上也有一幅楹联,“起兵濠上,先存捧日之心;定鼎江南,遂作擎天之柱”,为常志成先生书写。
“起兵濠上,先存捧日之心;定鼎江南,遂作擎天之柱”,此联似乎改自朱元璋的一幅对联“始余起兵于濠上,先崇捧日之心;逮兹定鼎于江南,遂作擎天之柱”。明代周晖撰《金陵琐事》卷之一中记载,“太祖御书春联,赐中山王徐公达云:‘始余起兵于濠上,先崇捧日之心;逮兹定鼎于江南,遂作擎天之柱。’此二十六字,乃初封信国公诰中语也。”
广场上摆放着一只“阅江楼鼎”,鼎的石座上刻有“狮子山阅江楼鼎”字样,这是一只仿西周司母戊鼎,由青铜铸成,重约四吨,庄重古朴,鼎的四周均镌刻有文字或图案。石座旁有说明牌,内容为,“鼎,乃国家之象征,祭祀之重器。阅江楼鼎重四吨,仿司母戊鼎形状,为中国之最。”
鼎的正面铸有篆字的六言藏头诗七行,题为《鼎铭》,内容为“狮梦觉兮鬣张,子孙骄以炎黄,山为挺其脊梁,阅万古之长江,江赴海而浩荡,楼排云而慨慷,鼎永铸兹堂堂”,七句诗中每句首字连起来为“狮子山阅江楼鼎”。
在鼎的另一侧用篆书镌刻有铭文,内容为,“洪武七年春,明太祖朱元璋诏建楼于狮子山,锡嘉名为阅江楼,自撰《阅江楼记》一千余字,又令诸职事同题作文,以大学士宋濂之《阅江楼记》为最佳候选,《古文观止》选录。两篇《阅江楼记》流传于世,然楼终未建,以致有记无楼已逾六百年。今逢盛世,又值世纪之交、千年之始,斯楼终能拔地而起,将为古都金陵增一标志建台,为亿万民众献一游观胜景,为人类文化续一千秋佳话,故铸鼎镌文鼎铭,乃中国韵文学会会长钟振振教授所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