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山草堂》
王翚
字石谷,号耕烟散人、剑门樵客、乌目山人、清晖老人等。江苏常熟人。清代著名画家,被称为“清初画圣”。论画主张“以元人笔墨,运宋人丘壑,而泽以唐人气韵。”
《春溪泛棹》
王鉴
字元照,一字圆照,号湘碧,又号香庵主,江南太仓人。王世贞曾孙。工画,早年由董其昌亲自传授,董其昌向王鉴表示“学画唯多仿古人”,“时从董宗伯、王奉常游,得见宋元诸名公墨迹”,与同族王时敏齐名,王时敏曾题王鉴画云:“廉州画出入宋元,士气作家俱备,一时鲜有敌手”。
《芙蓉野凫》
四僧画派
当时北方清廷奉“四王”画格为正统,江南地区却出现一批富于个性的画家,他们与北方宫廷“四王”崇尚摹古的画风有很大出入,“四僧”乃当中代表。
他们出家为僧,多抱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其中石涛、朱耷更为明宗室后裔。四僧借画抒发身世之感和抑郁之气,寄托对故国山川之情。他们虽风格各异,但都竭力发挥其创造性,冲破当时画坛摹古的樊篱,振兴了画坛,对后世的“扬州八怪”有较大的影响直到近代的吴昌硕、齐白石等画家。
代表人物:
石涛
清初画家,原姓朱,名若极,广西桂林人,祖籍安徽凤阳,小字阿长,别号很多,如大涤子、清湘老人、苦瓜和尚、瞎尊者,法号有元济、原济等。明靖江王后裔。其父朱亨嘉为九世靖江王,幼年遭变后出家为僧,半世云游,以卖画为业。早年山水师法宋元诸家,画风疏秀明洁,晚年用笔纵肆,墨法淋漓,格法多变,尤精册页小品;花卉潇洒隽朗,天真烂漫,清气袭人;人物生拙古朴,别具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