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汉字身为记录和传播知识文明的载体,势必随着几千年的历史变迁而得到发展和演变。由结绳记事、仓颉造字,发展到商朝甲骨文,后又经历了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阶段。
在近代新文化运动和新中国汉字简化运动推进之下,演变成今日通用的中文简体。总的来说,汉字的演变之路,虽偶有繁化,但大体上是遵循由繁到简的规律。
新文化运动
汉字二次简化的由来
19世纪,中国社会发生巨变,清朝腐败没落,西方列强入侵,正所谓内忧外患,国将不国。许多爱国进步人士为了挽救民族于水火之中进行了无数探索。和国民教育息息相关的汉字改革问题因此备受关注。
1909 年,陆费逵就指出:“教育之盛衰,人民之智愚,无不视乎识字之难易。”他认为想要普及教育,就要推广更便捷好记的俗体字。
陆费逵
这个观点得到很多支持,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等的推动下,掀起了一阵轰轰烈烈的汉字改革。不过因为国民政府没有坚定支持,加上各方流派意见不同,导致汉字简化改革阻力重重,发展缓慢,后来更是因为抗战爆发而中断。
1949年,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孙中山说过:“人既尽其才,则百事俱举;百事举矣,则富强不足谋也”。而当时中国近80%的人民都是文盲或半文盲,建国之才何处寻?要想国富民强,就必须全国大力“扫盲”。
文字改革也随之提上日程,经过讨论,文字改革的主要方向定为汉字简化。在经过多次拟稿和修改后,1956年正式出版《汉字简化方案》,这也标志着我国汉字简化的正式实行。
这就是著名的50-60年代的汉字“一简”,虽然有不足之处,但瑕不掩瑜,这次汉字简化非常成功,为我国简体中文夯实了基础。后来随着十年动荡到来,汉字简化工作略有停滞。
直至1973年,在中央的授意下,文字改革委员会得以恢复,并开展新的汉字简化工作,也就是汉字“二简”。然而“二简”改革并没有像“一简”那样成功,反而遭来多方批评和反对,于1986年正式宣告废止。
《汉字简化方案》
“二简”改革的失败
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于1973年开始着手起拟《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于1975年正式定稿,并上报中央审核。
该草案当时共收录412个简化字,但是中央对此结果并不满意,提出了希望能多加些简化字的意见。而就是这个意见让“二简”改革开始逐渐偏离初心。为了增加更多简化字,委员会可谓绞尽脑汁,但事情远比想象中困难。
“一简”改革中,已经收录和整理了大部分民间流传的俗体。《二简草案》里新收录的简化字已经是经过“挖地三尺”挑选出的民间俗体。如果再增加,就只能生造了。而且很多常用字经过“一简”改革后已经很简化,再简化怕是会“伤筋动骨”,“面目全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