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认为老庄都是“避世之法”的人都错了!
真正的《庄子》讲究的是“大开大合、奋勇进取”的豪迈气象,想一想开篇的“鲲鹏寓言”:北海之大,岂是囚我之地?人间虽难,也要不停地进取、超越——
像鲲鹏那样的庞然大物,都要抛却所有杂念、障碍,潜心去追求“逍遥”的大道;自诩为“智慧生物”的人类,难道不更该如此吗?
以我对老庄哲学浅薄的了解,《庄子》的确是跟《周易》一样微言大义,飘渺奇绝的哲学巨著,我们今人难以料想的奇绝脑洞,对于他来说就如信手拈来一般。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欧阳修的这句名言,道出了中国文人的写作手法,也就是“借景抒情”、“借物喻人”,或者“虚指”,眼前的故事、名号、景色并不是他们想要表达的重点,重点是这个故事背后深藏的寓意。
安徽滁州•醉翁亭
《庄子》这样的寓言书,其魅力就在于曲折委婉地讲述人世间的、宇宙间的“大道”,所谓“天机不可泄露”,关于宇宙的终极秘密,没有人会非常直白地指出来。当然,《庄子》中的寓言也只是让人们悟道的“法门”,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如果能借此走入“追寻大道”的法门,那么就算忘了庄学也理所当然。
所谓“大辩不言”:世间人们应该奋勇追求“天道”,而不是执着于庄子的学说,庄学因为天道而生,自然也因天道而死,惟其如此,才能永恒。
你有慧根,你就顿悟;你没有慧根,那就等机缘成熟了再“悟”吧!
中国传统文化很少态度强硬地“强买强卖”,一切靠的就是个“缘份”,缘份到了,你就会遇到那本书,而书中的寓言故事正好能解决你人生的终极疑问。
《庄子》中的道理,从来都隐藏在故事之后,“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鲲在现实中的原型是不是抹香鲸?它以什么为食,那片海域的小鱼小虾够不够它一年到头都不饿着?它在那里没有天敌,是不是就可以任意繁殖了?……
这些问题都不是庄子讲这个故事的初衷,他的初衷大概是:以鲲鹏这两种巨大的生物,蜩与学鸠这两种微小的生物在对比之下,引出自己的观点:人生无常,每种生物都有特定的寿命和能力,但在有限的寿命和能力范围内,如何才能逍遥地看待这世间的生死,超越这世间的生死?
庄子的答案是:通过大小的对比,认清自己的本质,明了自己在整个自然界,甚至整个宇宙里的位置,从而能以清醒的头脑和勤奋的行动去追求更高远的境界,也就是所谓的“知己之道”,然而这还是第一步,最终的智慧,来源于探求“天之道”的不懈努力。
以上种种颠覆性的观点,来自我最近看的一本书:《人生无意读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