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秦汉时期的甘肃书法
甘肃出土的汉简,对研究汉字形体的演变提供了大量资料。居延、敦煌、武威、甘谷汉简,是隶书形成的产物,数量多,时代序列清晰,书体多姿多彩,不仅有正规的隶书,也有介于隶楷之间的行书或称新隶书,不仅有近于楷书的字体,还有类似现今美术字的字体,草书更为发达。这反映出汉字发展过程中的很多现象,为研究汉字物形发展提供了大量墨宝真迹,成为断代依据(参考何双全《简牍》)。
东汉时期的甘肃,出现了几位著名的书法家,即安定乌氏的梁鹄,敦煌渊泉的张芝、张昶。
梁鹄,字孟皇,汉灵帝时的书法家,他在八分书法上的卓越成就,一直受到历代书法评论家的好评。南朝梁人庾肩吾的《书品论》将梁鹄、皇象、钟繇、索靖等九人的八分书列为上品,唐代韦续《墨薮·九品书》将梁鹄书列入上上品,张怀瑾《书断》将其列入妙品,都给于了很高的评价。康有为考证认为,鲁《孔子庙碑》实为梁鹄所书。《隶释》记有《修孔子庙碑》,三国魏曹植文,梁鹄书,钟繇篆额,时称为“三绝碑”。
张芝,字伯英,名将张奂之长子。张芝自幼以杜操,崔瑗等书法家为师,学习章草。后脱去旧习,改变体势,省减章草点画波磔,每字笔画相连,一笔呵成,全篇连为一气。偶有不连之处,也是神气贯通,状如龙跃蛇舞,笔力神变无极,形成独特风格。张芝草书,精妙绝伦,是书法艺术发展史上的一个大突破,为历代书法家所盛赞。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说;“倾寻诸名书,钟(繇),张(芝)信为绝伦,其余不足存”。南朝齐书法家王僧虔在《又论书》中称赞说;“伯英之笔,穷神静思,妙物远矣,妙不可追”王羲之父子的书风也受到张芝的不少影响。
张芝的弟弟张昶,字文舒,做过黄门侍郎,精于草书,被时人称为“亚圣”。人称张的书法比起乃兄之书法“如筋骨天姿,实所未逮,若华实兼美,可以继之”。当时有名于世的书法家姜挧、梁宣、田彦和韦诞等人,都是他的弟子。现今犹存的《西岳华山堂碑铭》就是张昶的大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