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3月25日上午清晨6点半,一个年轻的身影从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出发,踏上了前往河北山海关的车。
在山海关休息一晚后,第二天中午,他沿着铁道朝龙家营方向缓缓行走。也许是走的乏了,他停下脚步,轻轻地躺到了铁轨上。
忽然远处传来一声声刺耳的鸣笛声,但这个青年仿佛睡着了一样,脸上是那么的安详,对那刺耳的鸣笛声毫无察觉。
正如他诗中所说——“我走到了人类的尽头”。
随着火车的驶过这个年轻人的人生就这样落下了帷幕,留下9字遗书“我的死与任何人无关”。
这个年轻人叫做海子,时年25岁。
海子去世后,他的好友,当年北大三剑客之一的西川曾经说过:
诗人海子的死,将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神话之一。
海子虽已离世30余载,但又仿佛时刻在我们身边。
一曲《九月》更是被人们传唱不息,它孤寂而悲怆,优美且忧伤,仿佛把人们带到那无尽的草原,去那里领悟时空的无垠和人生的渺茫。
目击众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
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
我的琴声呜咽泪水全无
我把这远方的远归还草原
一个叫马头一个叫马尾
我的琴声呜咽泪水全无
远方只有在死亡中凝聚野花一片
明月如镜高悬草原映照千年岁月
我的琴声呜咽泪水全无
再一次地听到《九月》这首歌时,久久不能释怀,泪水也在不知不觉中流了出来。
在这首婉转动听的歌曲背后,藏着太多不为人知,又令人断肠的故事。
唱歌的人是中国诗歌民谣教父,名叫周云蓬——一位盲人。
作曲的人是一位神秘的音乐人,名叫周慧生——自缢身亡。
作词的人是一位早逝的天才诗人——卧轨的海子。
正所谓:词者卧轨去,曲者自缢亡,歌者双眼盲,听者独断肠。
演唱《九月》的盲人歌手周云蓬
1964年3月24日,海子诞生在安徽省一个叫查湾的村庄,那时候的他,叫查海生。
这个美丽的村庄有芬芳的泥土,广袤的麦田,魅惑的山川,柔情的湖水,却也有根深蒂固的贫穷和饥饿。
贫穷伴随海子的一生,也正因为幼年时饥饿的经历过于深刻,海子才会在他的诗歌中对粮食和胃给予许多深刻的描写,甚至可以说成了海子诗歌的一个抹不去的词根。
“那里谷物高高堆起遮住窗户
他们把其中的一半
用于一家人的嘴吃和胃”——节选《春天十个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