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就是理解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把握诗人融入其中的思想感情,分析其社会意义及其深层内涵,并对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元素加以评价。重点把握诗歌“写了什么内容”“表现了什么思想”“抒发了怎样的感情”“体现了怎样的人生态度”。
考法一 体会思想情感
体会诗歌的思想情感,就是理解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把握其情感基调,分析其社会意义,评价其深层内涵;对古代诗歌流露出来的复杂情感,能概括、分析、评价。
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情感类型
1.忧国伤时
具体内容 | 举 例 |
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 杜牧《过华清宫》 |
反映国家离乱、山河沦丧 | 杜甫《春望》、文天祥《过零丁洋》 |
同情人民的疾苦 | 白居易《卖炭翁》 |
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 杜甫《登楼》 |
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 杜甫《兵车行》 |
2.建功报国
具体内容 | 举 例 |
建功立业的渴望 | 陆游《书愤》 |
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 | 王昌龄《从军行》 |
报国无门的悲伤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
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 屈原《涉江》 |
3.思乡怀人
具体内容 | 举 例 |
羁旅愁思 | 温庭筠《商山早行》 |
思亲念友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边关思乡 |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
闺中怀人 | 王昌龄《闺怨》 |
4.生活杂感
具体内容 | 举 例 |
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 | 王维《山居秋暝》 |
昔盛今衰的感慨 | 刘禹锡《乌衣巷》 |
借古讽今的情怀 | 李商隐《贾生》 |
青春易逝的伤感 |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
仕途失意的苦闷 |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
告慰平生的喜悦 |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
品格气节的自白 | 于谦《石灰吟》 |
谈禅说理的感慨 | 苏轼《题西林壁》 |
5.别离愁绪
具体内容 | 举 例 | ||
依依不舍的留念 | 柳永《雨霖铃》 | ||
情深意长的勉励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
坦陈心志的告白 |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
6.贬谪失意
具体内容 | 举 例 |
遭贬后郁闷、惆怅、失意 | 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
遭贬后仍不忘为国效力、关注黎民,但又无用武之地的矛盾心理 | 屈原《离*》 |
寄情山水、以求解脱的心态 | 苏轼《定风波》 |
[答题技巧]
体会思想情感“4角度”
1.背景
诗人的生活的环境会影响其思想感情,时代风貌会影响到诗人情感,创作背景对理解思想情感也至关重要,这些必然会在诗作中直接或间接流露出来。
2.情语
抓住诗人描绘的人物言行、情态及与人物相关的其他关键词语揣摩诗人心理、概括形象特点,也是理解情感的一条捷径。
3.景语
(1)抓住景语中的情感暗示语。
(2)抓住景物前面的修饰语及后面的动词、形容词,从景物特征中捕捉背后的情感。
(3)从冷暖中体味悲喜,但要注意乐景写哀,哀景写乐。
4.风格
浪漫主义善于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语言热情奔放,情感乐观豁达;现实主义注重按生活本来的样子精确细腻地描写现实,往往忧国忧民,时悲时喜。
[典例1] 把握思想情感
(2017·全国卷Ⅲ)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①
白居易
一篇长恨有风情②,十首秦吟近正声③。
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④。
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
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
【注】 ①元九、李二十:分指作者的朋友元稹、李绅,即诗中的“老元”“短李”。李绅身材矮小,时称“短李”。②长恨:指作者的长诗《长恨歌》。③秦吟:指作者的讽喻组诗《秦中吟》。正声:雅正的诗篇。④伏:服气。
请从“戏赠”入手,结合全诗,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6分)
【答题思路】
背景、情语 | 情感 |
“拙诗”“戏赠” | 汇编诗集,戏谑友人。 |
“有风情”“近正声” | 夸耀之情,自得之意。 |
“老元偷格律”,“短李伏歌行” | 让老朋友学习、佩服,有自夸之意。 |
“应无分”,“合有名” | 按照常理,自己应能“赢得生前身后名”。一个“应”字,一个“合”字,表明应该,但现实恰恰未能如愿。 |
“气粗言语大” | 是对自己前文“海口”的评价,有自嘲之意。 |
[典例2] 分析情感变化
(2014·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
韦应物
九日驱驰一日闲,寻君不遇又空还。
怪来诗思清人骨,门对寒流雪满山。
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作者情绪的变化过程。(3分)
【答题思路】
前两句 | 先写在百忙中好不容易得到暇日,于是决定去拜访老友,但老友不在,独自空还。 |
后两句 | 后两句以景结情,写王侍御的诗风和居住环境,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欣赏。 |
考法二 评价观点态度
作者的态度包括:对事物、对人物的态度,对社会现实的态度,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态度,对人生感悟的倾吐,等等。态度往往是抽象的、概括的,它或者用某一诗句直抒胸臆,直接表达,或者借景抒情来表达,或者托物言志来表达,或者融志于事来体现。
[答题技巧]
评价观点态度“5注意”
1.了解诗歌创作的特定背景,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
诗是现实生活的写照,一首诗的形成总是与作者对特定历史事实的感悟有关(所不同的是其表现方式的差异)。
诗中所表现出来的作者对社会、对生活中的某人、某事或某种现象的或褒或贬,或肯定或否定,或赞美或嘲讽总是带有时代的烙印。
因此,评价诗中作者的观点态度,应尽可能多地联系诗歌创作的特定背景,结合诗的内容进行全面分析。
2.把握诗的情感,领悟作者的观点态度
诗饱含着作者的情感,或愉悦欢快,或沉痛哀伤,或赞美仰慕,或豪迈闲适,但不管是哪一种情感都隐含着作者对生活、对社会、对人生的观点与态度。
因此,读诗要把握诗情,把握了诗情,才能走进作者的心灵,才能正确地领悟作者的观点态度。如怀古咏史诗,从情感的表现方式上来说,大致上就有两种:
(1)对历史进行冷静、理性的思考,表达诗人仰慕或惋惜之情。如杜牧和王安石都写过咏项羽的诗,但由于两人对项羽的自刎都从自身的处境出发,因此,对历史的思考,表达出来的情感显然是不一样的。
杜牧为项羽自刎而惋惜,“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表达了对生活百折不挠的态度;而王安石却感到项羽的失败是历史的必然,“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表达了客观地面对现实的生活态度。
(2)把史实与现实结合在一起,或是感慨个人遭遇,或是抨击社会现实。对这样的诗就应从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角度,分析出作者在诗中所表现出来的感情切入点,由此去分析作者对生活的观点态度。
3.分析诗句的含蓄意或理趣意,分析出作者的观点态度
大多古诗词的作者并不是直接地在诗中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而是通过写景或写事含蓄地表达自己对人生、对生活、对社会现实的情感态度。
对这样的诗,鉴赏时要注意分析景物或人物的特点:把握其含蓄意或理趣意,由此入手分析出作者的观点态度。
4.辨析用典,把握诗人的观点态度
用典,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强内容的丰富性和表达的生动性、含蓄性,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因此,诗人往往借用典故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辨析所用典故有助于把握诗作所表达的观点态度。
古典诗词的用典是多样的,有引用点化前人语句的,有引用神话传说的,有引用历史故事的,等等。如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词中就提到了孙权、刘裕、刘义隆、廉颇等历史人物及他们的故事,借以曲折地表明了自己对时事的看法,表达了自己的理想抱负和壮志难酬的感叹。
5.涵泳诗的意境,把握诗人的观点态度
诗的主旨是通过一组组的意境来构成的。因此,体味涵泳诗的意境,有助于我们把握诗作的观点态度。诗作的意境可以从诗的意象组合、色彩组合等来表现。
[典例3] 分析态度
(2014·江西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三首①(其二)
苏轼
总角黎家三四童,口吹葱叶送迎翁②。
莫作天涯万里意,溪边自有舞雩风。
【注】 ①被酒:刚喝过酒,带着醉意。四黎:子云、威、徽、先觉四人都是海南黎族人,姓黎,故称“四黎”。②翁:苏轼自称。
请结合作者的思想和本诗内容,分析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6分)
【答题思路】答题思路:
总述内容——分析关键语句——辨明情感——概括观点态度
答题步骤:
步骤一:分析写了什么内容,是怎样写的。从注释可知,本诗写作者有一天带着酒后的醉意,遍访“四黎”之家,归途天色已暗,酒意末醒。
步骤二:分析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从“莫作天涯万里意,溪边自有舞雩风”可以看出,诗人面对热情的黎胞、天真无邪的儿童,作者感到无限的欣慰,仿佛进入了曾皙所描绘的孔子向往的礼乐之治的盛世,也忘却了宦海沉浮的怅惘这情,对故乡的眷念之意。分析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从“莫作天涯万里意,溪边自有舞雩风”可以看出,诗人面对热情的黎胞、天真无邪的儿童,作者感到无限的欣慰,仿佛进入了曾皙所描绘的孔子向往的礼乐之治的盛世,也忘却了宦海沉浮的怅惘这情,对故乡的眷念之意。
步骤三:分析体现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结合前两步,可以作出如下概括:本诗表现了作者经历磨难而始终乐观向上、超脱旷达的人生态度。尽管作者身在“天涯万里”,宦海漂泊,人生遭到了重大挫折,但他的胸怀依然旷达、坦然。
[典例4] 评价观点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点绛唇①
陆游
采药归来,独寻茅店沽新酿。暮烟千嶂,处处闻渔唱。
醉弄扁舟,不怕黏天浪。江湖上,遮回②疏放,作个闲人样。
【注】 ①本词作于作者被弹劾,罢职还乡,闲居山阴时。②遮回:掩饰。
有人说本词疏阔放纵,令人生散发弄扁舟之意;也有人说本词洒脱中寓抑郁,有壮志难酬之悲。你同意哪种说法?请说说你的依据。
答案:同意前者。(1分)作者独酌买醉,眼见江南秀润的千里江山,耳听水乡渔歌唱响,日暮的恬静悠闲的生活,容易勾起作者心羡江上,相忘于清风白云,有散发弄舟之意。(5分) 同意后者。(1分)陆游作为爱国诗人,一生以抗金救国为己任,无辜获罪罢职,使他不由得产生英雄无用、壮志难酬的悲愤。买醉乡间,纵情山水只是他愤懑悲愁、壮志难酬的伪装、掩饰而已。(5分)
[应用体验]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有感五首(其三)①
杜甫
洛下舟车入,天中②贡赋均。
日闻红粟腐,寒待翠华③春。
莫取金汤固,长令宇宙新。
不过行俭德,盗贼本王臣。
【注】 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秋,当时,受粮食和吐蕃进扰等因素影响,因此朝中有迁都之议。②天中:指洛阳。③翠华:指天子之旗,这里指代皇帝。
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对迁都的观点态度。(6分)
答案:对于迁都一事,诗人是持否定态度的。(1分)诗歌中,诗人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这一态度:颈联两句通过对比点明对巩固国家政权来说,最根本的是不断革新政治,使人们安居乐业;(2分)尾联进一步说明了皇帝躬行俭德,减少靡费,减轻人民负担,才能实现“长令宇宙新”。(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