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唐289年的历史长河中,一共出现了2500多位诗人,创作了40000多首诗歌,为大唐的艺苑增添了无限的光彩。在这些诗人中,有几位因为他们的诗歌而得到了相应的“外号”。
李白:诗仙李白,一个惊艳了大唐的诗人。生于西域碎叶城,成长于蜀中,至25岁出蜀中,“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到长安,见到了贺知章,李白拿出自己作的诗《蜀道难》给贺知章看,贺立即惊呼李白为“谪仙人”,有诗为证:
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
长安一相见,呼我谪仙人。
昔好杯中物,翻为松下尘。
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巾。
这首诗题为《对酒忆贺监二首·其一》,是贺知章去世后,李白为追忆其所写,李白的“诗仙”之称概由此而起。
而且,李白信奉道教,后来还真的做了道士,道教追求修道成仙,再加上其浪漫主义的诗歌写作手法,所以世人称其为“诗仙”。
杜甫:诗圣、诗史对,你没看错,杜甫不仅被称为“诗圣”,还被称为“诗史”。
杜甫之所以被称为“诗圣”,还主要得益于明代人的功劳,明代陈献章《随笔》:“子美诗之圣,尧夫更别传。后来操翰者,二妙少能兼。”
杜甫另一个称号“诗史”,主要是基于他的诗歌风格而得的。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的代表,他的诗常以历史的事实作为描写的对象,展现出自己对黎民百姓的人文主义关怀,因而,他的一些诗作具有“纪史”的功能与作用。如其“三吏”、“三别”、《兵车行》等诗歌。
白居易:诗魔白居易,号香山居士,中唐诗人。相传,白居易作诗十分辛苦,甚至到了“口舌成疮,手肘成胝”的地步,可以说到了“魔”的境界。
而且,他自己在诗《醉吟二首》中写道:“酒狂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
在有唐一代的诗人中,白居易所保存下来的诗歌数量达到了3000多首,比李白和杜甫加起来都要多(李白存诗900多首,杜甫存诗1400多首)。可见,白居易也算是一个高产的诗人了。
因为这些原因,白居易得了“诗魔”的称号。
李贺:诗鬼李贺,中唐诗人,相传他自出生时相貌就十分奇特,“通眉长爪”,就是两道眉毛连在一起,手指特别修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