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古人谈读书的三种方法(古人谈读书学习方法)

来源:原点资讯(m.360kss.com)时间:2023-04-20 09:52:21作者:YD166手机阅读>>

“读书”这个题,似乎很平常,也很容易。然而我却觉得这个题目很不好讲。据我所知,“读书”可以有三种说法:

(一)要读何书

关于这个问题,《京报副刊》上已经登了许多时候的“青年必读书”;但是这个问题,殊不易解决,因为个人的见解不同,个性不同。各人所选只能代表各人的嗜好,没有多大的标准作用。所以我不讲这一类的问题。

(二)读书的功用

从前有人作“读书乐”,说什么“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现在我们不说这些话了。要说,读书是求知识,知识就是权力。这些话都是大家会说的,所以我也不必讲。

(三)读书的方法

我今天是想根据个人经验,同诸位谈谈读书的方法。我的第一句话是很平常的,就是说,读书有两个要素:

  • 第一要精
  • 第二要博

现在先说什么叫“精”。

我们小的时候读书,差不多每个小孩都有一条书签,上面写十个字,这十个字最普遍的就是“读书三到:眼到,口到,心到”。现在这种书签虽不用,三到的读书法却依然存在。不过我以为读书三到是不够的;须有四到,是:“眼到,口到,心到,手到”。我就拿它来说一说。

眼到是要个个字认得,不可随便放过。这句话起初看去似乎很容易,其实很不容易。读中国书时。每个字的一笔一画都不放过,近人费许多功夫在校勘学上,都因古人忽略一笔一画而已。读外国书要把A,B,C,D……等字母弄得清清楚楚。所以说这是很难的。如有人翻译英文,把port看作pork,把oats看作oaks,于是葡萄酒一变而为猪肉,小草变成了大树。说起来这种例子很多,这都是眼睛不精细的结果。书是文字做成的,不肯仔细认字,就不必读书。眼到对于读书的关系很大,一时眼不到,贻害很大,并且眼到能养成好习惯,养成不苟且的人格。

口到是一句一句要念出来。前人说口到是要念到烂熟背得出来。我们现在虽不提倡背书,但有几类的书,仍旧有熟读的必要:如心爱的诗歌,如精彩的文章,熟读多些,于自己的作品上也有良好的影响。读此外的书,虽不须念熟,也要一句一句念出来,中国书如此,外国书更要如此,念书的功用能使我们格外明了每一句的构造,句中各部分的关系。往往一遍念不通,要念两遍以上,方才能明白的。读好的小说尚且要如此,何况读关于思想学问的书呢?

心到是每章每句每字意义如何?何以如是?这样用心考究。但是用心不是叫人枯坐冥想,是要靠外面的设备及思想的方法的帮助。要做到这一点,须要有几个条件:

(一)字典,辞典,参考书等等工具要完备。这几样工具虽不能办到,也当到图书馆去看。我个人的意见是奉劝大家,当衣服,卖田地,至少要置备一点好的工具。比如买一本《韦氏大字典》,胜于请几个先生。这种先生终身跟着你,终身享受不尽。

(二)要做文法上的分析。用文法的知识,作文法上的分析,要懂得文法构造,方才懂得它的意义。

(三)有时要比较参考,有时要融会贯通,方能了解。不可但看字面。一个字往往有许多意义,读者容易上当。

例如turn这字:

作外动字解有十五解,
作内动字解有十三解,
作名词解有二十六解,
共五十四解,而成语不算。

又如strike:

作外动字解有三十一解,
作内动字解有十六解,
作名词解有十八解,
共六十五解。

又如go字最容易了,然而这个字:

作内动字解有二十二解,
作外动字解有三解,
作名词解有九解,
共三十四解。

以上是英文字须要加以考究的例子。英文字典是完备的;但是某一字在某一句究竟用第几个意义呢?这就非比较上下文,或贯串全篇,不能懂了。
中文较英文更难,现在举几个例:

祭文中第一句“维某年月日”之“维”字,究作何解?字典上说它是虚字。《诗经》里“维”字有二百多,必需细细比较研究,然后知道这个字有种种意义。
又《诗经》之“于”字,“之子于归”“凤凰于飞”等句,“于”字究作何解?非仔细考究是不懂的。又“言”字人人知道,但在《诗经》中就发生问题,必须比较,然后知“言”字为联接字。诸如此例甚多,中国古书很难读,古字典又不适用,非是用比较归纳的研究方法,我们如何懂得呢?

总之,读书要会疑,忽略过去,不会有问题,便没有进益。

宋儒张载说:“读书先要会疑。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他又说:“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又说:“学贵心悟,守旧无功。”

宋儒程颐说:“学原于思。”

这样看起来,读书要求心到;不要怕疑难,只怕没有疑难。工具要完备,思想要精密就不怕疑难了。

现在要说手到。手到就是要劳动劳动你的贵手。读书单靠眼到,口到,心到,还不够的;必须还得自己动动手,才有所得。

例如:
(1)标点分段,是要动手的。
(2)翻查字典及参考书,是要动手的。
(3)做读书札记,是要动手的。札记又可分四类:


(a)抄录备忘。
(b)作提要,节要。
(c)自己记录心得。张载说:“心中苟有所开,即便札记。不则还塞之矣。”
(d)参考诸书,融会贯通,作有系统的著作。


手到的功用。我常说:发表是吸收知识和思想的绝妙方法。吸收进来的知识思想,无论是看书来的,或是听讲来的,都只是模糊零碎,都算不得我们自己的东西。自己必须做一番手脚,或做提要,或做说明,或做讨论,自己重新组织过,申叙过,用自己的语言记述过,——那种知识思想方才可算是你自己的了。


我可以举一个例。你也会说“进化”,他也会谈“进化”,但你对于“进化”这个观念的见解未必是很正确的,未必是很清楚的;也许只是一种“道听途说”,也许只是一种时髦的口号。这种知识算不得知识,更算不得是“你的”知识。假使你听了我这句话,不服气,今晚回去就去遍翻各种书籍,仔细研究进化论的科学上的根据:假使你翻了几天书之后,发愤动手,把你研究所得写成一篇读书札记;假使你真动手写了这么一篇“我为什么相信进化论?”的札记,列举了:

(一)生物学上的证据;
(二)比较解剖学上的证据;
(三)比较胚胎学上的证据;
(四)地质学和古生物学上的证据;
(五)考古学上的证据;
(六)社会学和人类学上的证据。

到这个时候,你所有关于“进化论”的知识,经过了一番组织安排,经过了自己的去取叙述,这时候这些知识方才可算是你自己的了。所以我说,发表是吸收的利器;又可以说,手到是心到的法门。

至于动手标点,动手翻字典,动手查书,都是极要紧的读书秘诀,诸位千万不要轻轻放过。内中自己动手翻书一项尤为要紧。我记得前几年我曾劝顾颉刚先生标点姚际恒的《古今伪书考》。当初我知道他的生活困难,希望他标点一部书付印,卖几个钱。那部书是很薄的一本,我以为他一两个星期就可以标点完了。

哪知顾先生一去半年,还不曾交卷。原来他于每条引的书,都去翻查原书,仔细校对,注明出处,注明原书卷第,注明删节之处。他动手半年之后,来对我说,《古今伪书考》不必付印了,他现在要编辑一部疑古的丛书,叫做“辨伪丛刊”。我很赞成他这个计划,让他去动手。他动手了一两年之后,更进步了,又超过那“辨伪丛刊”的计划了,他要自己创作了。他前年以来,对于中国古史,做了许多辨伪的文字;他眼前的成绩早已超过崔述了,更不要说姚际恒了。顾先生将来在中国史学界的贡献一定不可限量,但我们要知道他成功的最大原因是他的手到的工夫勤而且精。我们可以说,没有动手不勤快而能读书的,没有手不到而能成学者的。

第二要讲什么叫“博”。

什么书都要读,就是博。古人说:“开卷有益”,我也主张这个意思,所以说读书第一要精,第二要博。我们主张“博’’有两个意思:

第一,为预备参考资料计,不可不博。
第二,为做一个有用的人计,不可不博。

第一,为预备参考资料计。

在座的人,大多数是戴眼镜的。诸位为什么要戴眼镜?岂不是因为戴了眼镜,从前看不见的,现在看得见了;从前很小的,现在看得很大了;从前看不分明的,现在看得清楚分明了?王荆公说得最好:

世之不见全经久矣。读经而已,则不足以知经。故某目百家诸子之书,至于《难经素问本草》诸小说,无所不读;农夫女工,无所不问;然后于经为能知其大体而无疑。盖后世学者与先王之时异矣;不如是,不足以尽圣人故也。……致其知而后读,以有所去取,故异学不能乱也。惟其不能乱,故能有所去取者,所以明吾道而已。(《答曾子固》)

他说:“致其知而后读。”又说:“读经而已,则不足以知经。”即如《墨子》一书在一百年前,清朝的学者懂得此书还不多。到了近来,有人知道光学、几何学、力学、工程学等……,一看《墨子》,才知道其中有许多部分是必须用这些科学的知识方才能懂的。后来有人知道了伦理学、心理学……等,懂得《墨子》更多了。读别种书愈多。《墨子》愈懂得多。

所以我们也说,读一书而已则不足以知一书。多读书,然后可以专读一书。譬如读《诗经》,你若先读了北大出版的《歌谣周刊》,便觉得《诗经》好懂的多了;你若先读过社会学、人类学,你懂更多了;你若先读过文字学、古音韵学,你懂得更多了;你若读过考古学、比较宗教学等,你懂得的更多了。

你要想读佛家唯识宗的书吗?最好多读点伦理学、心理学、比较宗教学、变态心理学。无论读什么书总要多配几副好眼镜。

你们记得达尔文研究生物进化的故事吗?达尔文研究生物演变的现状,前后凡三十多年,积了无数材料,想不出一个简单贯串的说明。有一天他无意中读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忽然大悟生存竞争的原则,于是得着物竞天择的道理,遂成一部破天荒的名著,给后世思想界打开一个新纪元。

所以要博学者,只是要加添参考的材料,要使我们读书时容易得“暗示”;遇着疑难时,东一个暗示,西一个暗示,就不至于呆读死书了。这叫做“致其知而后读”。

第二,为做人计。

专工一技一艺的人,只知一样,除此之外,一无所知。这一类的人,影响于社会很少。好有一比,比一根旗竿,只是一根孤拐,孤单可怜。

又有些人广泛博览,而一无所专长,虽可以到处受一班贱人的欢迎,其实也是一种废物。这一类人,也好有一比,比一张很大的薄纸,禁不起风吹雨打。

在社会上,这两种人都是没有什么大影响,为个人计,也很少乐趣。

理想中的学者,既能博大,又能精深。精深的方面,是他的专门学问。博大的方面,是他的旁搜博览。博大要几乎无所不知,精深要几乎惟他独尊,无人能及。他用他的专门学问做中心,次及于直接相关的各种学问,次及于间接相关的各种学问,次及于不很相关的各种学问,以次及毫不相关的各种泛览。这样的学者,也有一比,比埃及的金字三角塔。那金字塔高四百八十英尺,底边各边长七百六十四英尺。塔的最高度代表最精深的专门学问;从此点以次递减,代表那旁收博览的各种相关或不相关的学问。塔底的面积代表博大的范围,精深的造诣,博大的同情心。这样的人,对社会是极有用的人才,对自己也能充分享受人生的趣味。宋儒程颢说的好:
须是大其心使开阔:譬如为九层之台,须大做脚始得。

博学正所以“大其心使开阔”,我曾把这番意思编成两句粗浅得口号,现在拿出来贡献给诸位朋友,作为读书得目标:

为学要如金字塔, 要能广大要能高。

栏目热文

哪款电视音质比较好(哪个牌子电视音质最好)

哪款电视音质比较好(哪个牌子电视音质最好)

75T7G是一款拥有①百级Local Dimming分区背光技术、②1000尼特峰值亮度、③支持全通道4K 144Hz(...

2023-04-20 10:07:31查看全文 >>

电视音质排行(55寸海信好还是创维好)

电视音质排行(55寸海信好还是创维好)

一个说自己国产销量第一,一个说自己国产出货量第一,TCL与海信早已成为“冤家”。作为国内两大传统电视巨头,TCL与海信的...

2023-04-20 10:15:31查看全文 >>

5000内音质最好的电视(音质最好的电视推荐)

5000内音质最好的电视(音质最好的电视推荐)

为了给父母选到一台好用的电视,这次我真的是做足了功课,几乎对比了所有5000以内的75寸电视,终于整理出了6款低价高配的...

2023-04-20 09:44:37查看全文 >>

哪个电视机音质最好(小米电视音箱音质如何)

哪个电视机音质最好(小米电视音箱音质如何)

双十一即将来袭!很多人又将体验到“下单一时爽,尾款火葬场”的酸爽感觉。所以,今天小编整理了电视产品的性能排行榜单中的红黑...

2023-04-20 09:54:40查看全文 >>

什么牌子电视音质最好(什么牌子的电视耐用)

什么牌子电视音质最好(什么牌子的电视耐用)

电视机品牌排行榜前十名!目前口碑最好的电视机!电视是家庭必备的电器,也是将一家人聚在一起的开心源泉。你的家里是不是要换电...

2023-04-20 10:17:57查看全文 >>

古人读书的方法和讲究(古人读书方法有哪些)

古人读书的方法和讲究(古人读书方法有哪些)

“立身以力学为先,力学以读书为本。”书香氤氲,开卷有益。自古以来,读书便是一项受推崇、受尊敬的活动。古人品一卷好书颇有仪...

2023-04-20 09:46:16查看全文 >>

古人很好的读书方法(古人谈读书介绍的三种读书方法)

古人很好的读书方法(古人谈读书介绍的三种读书方法)

勤学苦读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头悬梁”“锥刺股”的精神自不必说,“凿壁偷光”“车胤囊萤”“孙康映雪”等故事,大家也都耳熟...

2023-04-20 09:36:29查看全文 >>

古人读书的四种姿势(古人读书学习的方法和习惯)

古人读书的四种姿势(古人读书学习的方法和习惯)

文|宋德发 著名学者孙绍振认为读书的姿势大概有三种。受之启发,我也说说我读书的三种姿势。 第一种姿势:坐着读读“不好读”...

2023-04-20 10:05:40查看全文 >>

古人读书的十大方法(古人读书学习的方法和习惯)

古人读书的十大方法(古人读书学习的方法和习惯)

一、古人的学习智慧最近,鲁迅笔下的“孔乙己”成为了媒体的热点。很多年轻人感慨,“学历是我下不来的高台,也是孔乙己脱不下的...

2023-04-20 09:46:10查看全文 >>

古人读书的方法和好处(古人谈读书的三种方法)

古人读书的方法和好处(古人谈读书的三种方法)

郭 蕾/文摘 要:小学生的阅读在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我认为影响阅读质量高低的直接因素是阅读习惯。阅读习惯一经形成,就...

2023-04-20 09:43:02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