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寒柏陇卧子】注:如需转载,请事先告知,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原创文章,全网删帖保护;如遇抄袭侵权,必将追究责任。
春秋后期,越王勾践统治的越国崛起于东南沿海地区。他奋发图强,先是覆灭吴国,进而北上中原与齐、晋会盟。
越王勾践的军队横行于江淮之间,当时鲁、宋、卫等小国都臣服于他,周天子命他为诸侯之长,越国成为烜赫一时的春秋最后一霸。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地图
众说纷纭,越王勾践是夏禹的后代吗?那么,越国是怎样建立的?越国的第一代君主是谁?越王勾践的祖先究竟是何许人?
对于这些问题,史书上记载不一,学术界也众说纷纭,至今还没有一个定论。此篇内容,本人整理了几个这方面重要的观点来为大家解析一下,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01.
现在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观点认为:夏禹治水而周行天下,到会稽山(今浙江绍兴市南)召集会见诸侯群臣,后来病故葬在那里。
到了夏禹的第四代孙少康时,为了奉守夏禹的祭祀,就封他的小儿子无余于会稽,这样就建立了越国。无余是越国的第一代君主,世袭传位而至勾践。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中称勾践是夏禹的“苗裔”(即子孙的意思)。《汉书•地理志》也说粤(越)地“其君禹后”,把越国国君都当作禹的后代。《吴越春秋》中有一篇《越王无余外传》,里面详细记述了无余为祭祀夏禹而受封的经过。
另外,今天浙江会稽山还有大禹陵,相传就是夏禹的葬地。
△会稽山大禹陵
02.
但对于越国国君为夏禹后代的传说,历来也有不少学者提出过怀疑。
其理由大致有以下四点:
一.传位的世代太少
《史记》中说无余“后二十余世,至于允常(勾践的父亲)”。
清代学者钱大昕指出夏少康至夏桀传了十一代,商汤至纣王传了三十六代,周武王至敬王(与允常、勾践同时代)又传了二十五代,共有六十六代之多。而越国传位却只有二十余代,这是“理所必无”,也就是没理由的意思。
二.夏朝的活动范围在北方
据《逸周书•度邑》、《战国策•魏策》及《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等文献记载,夏人居住的中心在今山西南部和河南西部。
以理推测,夏禹不可能远到至今浙江省的会稽山,并安葬于此。
三.风俗习惯不同
夏人属于北方民族,而越人属于南方民族。越人都把头发剪的比较短,并且在身上刻纹有许多龙蛇图像,越国的国君也不例外。
在《墨子•公孟篇》中说:“越王勾践,剪发文身,以治其国”,这是不符合北方民族的风俗的。
四.人名、谥号不同
越王的名号都没有什么意义,是以谐音字拼凑而成的。
比如勾践的谥号叫“菼执”(出自《史记•越世家•索隐》),是什么意义不明白;勾践的孙子名为“不寿”,那是寿命不长、要夭折的意思,这在北方华夏族中是断然没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