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梆子”这个乐器,很土气,但它却是北方四大剧种(河南梆子、河北梆子、山西梆子、山东梆子)里的主要伴奏乐器之一。说它主要,主要是特点鲜明,节奏明快,对提振舞台气氛有很大的影响力。特别是豫剧板式“慢板”里的“紧打慢唱”,没有梆子,你打什么呢?
但是,现在听不到梆子声了。
感觉最早是在刘忠河的“有为王座江山非容易”早期唱段里就听不到了。现在所有剧团里都看不到也听不到了。
究其原因大概是这样的:一,很难掌握,这个人一定要熟悉所有板式的节奏,特别是起版、转板、收板要烂熟于心,一板都不能错。特别是“朝阳沟”里开场“祖国的大建设一日千里”一段,慢板、二八、流水转来转去的,强弱对比鲜明,节奏快慢有致,使整段唱腔华彩飞扬,成为经典。所以,有心的不愿学,主要是嫌他太土气,没有技术含量,没心的学不了(经常把梆子打在牙上)。
二,市场经济了,不养闲人。鼓师手里鼓键击打边鼓的叭叭声,代替了梆子声,掌控着全剧节奏。据说,鼓师经常会和打梆子的老师发生矛盾(节奏打不到一起)。
三,也许还有其他原因。
不过,我还是希望听到梆子声。哪怕有闲人临时拿起梆子打几下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