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的特点可以归纳为含蓄警拔。含蓄是指言语、诗文等意未尽露,耐人寻味。而警拔即是警策拔俗。多形容诗文创作。 南朝 梁 钟嵘 《诗品》卷中:“观此五字,文虽不多,气调警拔。”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八:“大抵 宋 诗虽多疵颣,而语意绝有警拔者,故其自负如此。”
夏承焘先生则从绝句的技法上阐述得更具体,其提出了绝句创作时的六点要诀:少、小、了、常、藏、长。下面就从他这几方面进行详细具体的剖析,或可对诗词初学者对绝句的创作有一定帮助。
“少”主要是从时空方面解读。其意指在绝句的文字画面创作时,不可含糊不清,必须明快。从时间上说过程须衔接短暂而明确,从空间上说画面须干净而简洁。
例如苏舜钦的《初睛游沧浪亭》:
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浓暖弄微晴。
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鸠相对鸣。
这首诗虽然还算可以,主要以客观的画面描摹为主,以此给读者以印象。但是,其在画面创作时还不够纯净与简洁,有不少含糊而牵扯不清的地方。比如第二句的“娇云浓暖”就相对概括而含糊,也略矛盾,故给读者的印象相对纠结。
而第三句的描写相对明快了一些,但是连用“虚”“薄”“静”三个形容词,也未落到实处,虽然意象很密集,此句的诗质尚可,但未免还是有纠结之态。而第四句转到写“乳鸠相对鸣”表达情感也很隐晦,需仔细体味才能得其妙处,故此诗还算不上成功之作,因而流传不广。
“小”是指借细节或琐事来表现诗旨,而不是指诗意小。从细微处见真情,从细微处见博大。这是一种很实用的诗词手法,在细小的空间中腾挪而尝试强大的内在张力。
如杜牧的《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本来写赤壁这种历史题材的诗词,一般都是从宏大场面处着手。但杜牧却反其道而行之,反而有出其不意的效果。
前二句从沉在江底的生锈兵器并未完全腐烂说起,以此来表达时空的跨越程度,亦属于以小见大。
后二句选取的角度也很特别。铜雀二乔是以曹操当年所说话来做收合全诗。但是第三句选取东风这个角度,以东风如果不给周郎送来的话,那么就会产生第四句的所描写的后果。这就很出乎一般人的思维了,故此这种写法就是从细微处见新意,从而达到触动读者的效果。
“了”一般指语言要清楚明白,一看就懂,不可拖沓。但是须注意的是,清楚明白不等于大白话直接说出,而是字面上清楚明白之外,有其内在蕴含的意味。
如李白的《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李白与杜甫的这两首诗,写的情感方面差不多,都比较类似。但是表达的方式却各不相同,那一首比较含蓄警拔呢?李白这首虽然通俗易懂,读完也能感觉到其情感,但是总感觉缺少什么。其诗可取之处在于以潭水比喻情感。但不可取之处亦在于此,三四句稍显直白,而缺少余味。
而杜甫这首虽然也是很一看就懂,字面上属于通俗明白的。但是在三四句的字面之外,有可回味之处。三四句看似只是描写相遇情形,但是在相遇之外有不尽的无奈情绪。这就比李白的那种写法含蓄警拔了,更显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