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前几年去世的周有光先生(1906-2017)被誉为“汉语拼音之父”,其实他只是活得长而已,真正的“汉语拼音之父”另有其人。周有光只是1955年才被增选进“文字改革委员会”,而在这之前关于汉语拼音的探索已进行100多年了。
早在外国传教士来到中国,就开始探索使用“威妥玛式拼法”;即使是中国人自己的探索,从晚清到现代,也经历了卢戆章、王照、劳乃宜、朱文熊、钱玄同、赵元任、黎锦熙、瞿秋白、吴玉章、林伯渠等几代人的努力。所以,在这方面,周有光只能算是个小弟弟,但他很执着,也很值得钦佩。
这里我要说的是近代倡议实行拼音文字的中国人,他是晚清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而且他给皇帝提出拼音文字的奏议之后,戊戌变法就开始了。他的倡议因为被埋没在厚厚的档案里,他是谁呢?
采用拼音文字能强国?在清朝时,痛感到祖宗留下来的文字难写难认、需要改革的就不乏其人。外国传教士大量进入中国,西洋的蟹形文字也深深地影响了国人,有人在倡导,中国要进行文字改革。怎么改?改为拼音文字!
晚清时,日本在明治维新国力大增,极大地刺激了中国的维新派。当时新派人物如康有为、梁启超等纷纷被光绪皇帝重用,康有为上书《请大誓臣工,开制度新政局折》,倡议仿照日本明治维新经验,设待诏所于官中,“许天下人上书”,“以通天下之情,尽天下之才”。他认为这一条广开言路、耳聪目明的手段,鼓励士农工商各地踊跃上书,要求各地堂官对上书“原封呈进,无庸拆看”,“随到随递,不准稽压”。
光绪皇帝采纳康有为的意见,明诏鼓励,上书像雪片般飞来。在全国城乡知识分子中,形成了一个“人人谈时务,个个议新政”的局面。
这时,一位福建安溪县学的秀才也不甘寂寞,大着胆子向皇帝上书了。他的主题就是:请对传统的汉字进行改革,采用拼音文字,这样才能强国。
这个人就是——林辂存。
林辂存何许人也这个林辂存,本来想走科举道路,但很不顺,他只是个秀才。到戊戌变法那一年,他仅仅是福建省安溪县学的生员,地位相当低下。后来,他成为“京漂”,边打工边科考。
百日维新期间,他正好在北京的衙门里供职。北京城里老外多,康有为又提倡西学,所以林辂存对西学的兴趣很浓厚。皇帝大开言路、广征建议,这位林秀才从平时学习的难度就想到了,何不用洋人的拼音来改革汉字?
不过,这位林秀才的命运不太好,他的呈文刚刚提交,戊戌政变就开始了,征集的各种建议方案都被雪藏。所以林氏的呈文,坊间未见流传。
在《戊戌变法档案史料》所附“本编未选辑档案史料目录”中,有一条记载:“福建安溪县生员林铬存请定切音新字呈,光绪二十四年七月”。按照这个线索,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戊成变法专题档案中找到了林辂存的条陈,题目叫《为字学繁难,数陈管见,请用切音呈》。
这篇呈文说,我国文字繁重难认,而西洋的文字则浅显易懂,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西洋的文字以字母拼合,一看就知字义读音,所以传习无难、自学迅速。而中国文字各地虽然一致,但读音差距太大,这样也好统一读音。
林铬存在呈文里对福建卢戆章、力捷三,上海沈学,香港王炳耀,前海关道蔡锡勇的探索大力褒扬,认为这些做法深得中西音义之正,值得大肆倡导。
卢憨章
林铬存在呈文里建议光绪皇帝,把他召到京师,会同管学大臣,挑选精于文字学的学者和编译局官员,对卢憨章的方案考查鉴定,然后把这个切音新字在全国范国内广为推行。
林铬存觉得,如果推广这一文字改革方案,将会使全国人民的知识水平大大提高,中国之富强指日可待。
当然,这种想法是很天真,也是不一定切合实际的。
戊戌政变断送了林铬存前程不过,因为林铬存的呈文呈递时间不太凑巧,致使其湮没在各种条陈中不见天日。
原来,光绪皇帝的诏书发布后,各种新政条陈如雪片般飞来。一般来说,各种呈文由都察院或六部衙门呈送后,都是先由军机四章京杨锐、谭嗣同等人过手。
戊成七月下旬,因为此类新政条陈很多,新上任的军机四章京不分昼夜,对此类条陈逐条签注,提出意见。然后,再由光绪皇帝亲自裁定,颁发至各有关衙门议奏。而林铬存的《为字学繁难,败陈管见,请用切音呈》刚到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还没有来得及进行讨论处理,戊戌政变就爆发了。
于是,林铬存的这项改革汉字、实行拼音的建议,非但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反面成了守旧派弹劾攻击的重要目标。
林铬存呈递万这篇呈文,戊成政变就爆发了。康梁仓皇出逃,六君子血洒菜市口。林铬存一看,壮志未酬,“三十六计走为上”,拜拜吧您呐,他就请假离开京城,到外游历去了。
他这一走,倒是逃过了一劫。
他虽然只是维新中的一个小分子,也躲不过守旧派的明枪暗箭。
守旧派连他一起弹劾林铬存出京后,游历了苏州、杭州,又前往上海的日本总领事馆,后来才回到福建。
幸亏林铬存离开北京了,他走后,就有福建道监察御史黄桂鋆上书对他进行弹劾。黄桂鋆的弹劾奏章名为“为惩治奸党,宜按情罪轻重,区为数等,一律办理,以申国法,而正人心”。
这个黄桂鋆仇视改革,罗织罪名,把所有与戊戌维新有牵连的内外官员分作四等,建议朝廷予以严惩。
其一,为同恶相济,结为死党者,如黄遵宪、熊希龄等人
其二,为向朝廷奏荐匪人,妄希大用者,如湘抚陈宝箴保荐谭嗣同、杨锐等
其三,是咨送匪人,以应特科者,如张百熙之保康有为,张之洞之保梁启超等。
其四,则是指趋附奸党,受其指使者。黄桂鋆特别指出“林铬存请废中国文字。此皆以变法为名,阴用汉好之计,非寻常莠言可比。应查阅各部门呈文,“凡有此中谬说者,一律概行革职,永不叙用”。
这个黄桂鋆的奏章是光绪二十四年八月二十二日(1898年10月7日)递上的。这时林铬存已请假离京,所以林氏逃过了一劫。
几个月后,林辂存游历回家时,购买田亩,创立东亚书院,开了红十字会。因为林辂存在北京时,正好日本的伊藤博文来中国传授变法经验,林辂存曾经去拜会伊藤博文,从此留下了与日本的渊源。
总之,作为一个在晚清历史上是默默无闻,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林辂存由于在百日维新中上书使用切音、改革汉字,用文字改革来强国,虽壮志未酬,也能在中国的汉字改革史上占上一小席之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