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化>

羊裘典故(独抱羊裘的典故)

来源:原点资讯(m.360kss.com)时间:2023-04-25 16:30:49作者:YD166手机阅读>>

寒露一过,深秋就到了。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明显下降,人们也开始添秋衣、穿秋裤。那么,你知道古人穿什么御寒保暖吗?最早的“秋衣秋裤”长什么样?除了衣物防寒之外,古人保暖还有哪些妙招?

从“皮裘”到“棉袄”

在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遗址中,一枚长约82毫米,外形光滑,针头圆锐的骨针曾引起考古人员的注意。

这表明,早在原始社会旧石器时代晚期,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初步掌握了兽皮制衣的方法。当时,人们以石头裁切,用自然纤维作线,加上骨针缝缀,便能将鞣制软化的兽皮制成简单的衣物。

之后,“裘服”一直是人们防寒保暖的必备。只不过,由于身份地位的差异,贵族一般穿着轻便保暖的狐、貂、豹等兽皮制成的裘衣,“衣狐裘,坐熊席,陬隅有灶”就是春秋时期卫灵公的日常。而普通老百姓则选择用鹿、羊、狗等兽皮制成的裘衣,《淮南子》中说“贫人……冬则羊裘”,羊裘就是羊皮袄。

后来,随着人工纺织技术发展成熟,人造的布帛和丝绸诞生。自此,皮、革、丝、麻成为我国主要的服饰材质。

商周时期,高级的服装面料,如丝帛、绢、缣、绮、锦、绣等均为贵族专用。一般平民则穿着本色麻、葛布衣、粗毛布衣。特别穷困的人,只能身穿与草编蓑衣类似的“牛衣”。

而当天气转凉,古人的第一反应是穿裌衣。当时,裌衣的地位类似今天的“秋衣”。裌衣又称为“夹衣”,指的是有里有面的双层衣服。等到更冷的时候,人们便在两层麻衣之间塞入各种保暖的东西,如麻絮、鸭毛、芦苇等。

魏晋时期,出现了另一种保暖衣物——“纸裘”。当时,连年的战争让百姓流离失所,布料稀缺,人们便以楮树皮为原料,蒸煮、调制、压实后制成衣服,用它做出来的衣物柔韧、厚实,且穿旧、穿破后稍作修补还能继续使用。

唐宋时期,“纸裘”开始在民间流行。宋代的《容斋随笔》中曾有记录:“隆寒披纸裘,客有就访,亦欣然延纳。”陆游也曾作诗云:“扫园收槲叶,掊地甃塼炉。幸有藜烹粥,何惭纸作襦。”这说明,除了普通百姓,文人也加入了“穿纸衣”的行列。

而大家熟悉的棉纺织衣物则较晚才普及。一直到南北朝时期,棉花才从南洋诸国引进中原地区。

隋末唐初时,棉花是上贡朝廷的物品。唐朝时,因为棉花稀有,但材质舒适,成为专供达官贵人使用的衣料。到了明初,在朱元璋的大力倡导之下,全国强制推广棉花种植。随后,棉纺织技术迅速发展,棉袄广泛流行,这才有了平民都能穿的保暖首选。

“秋裤”竟是舶来品

我国古代也有“秋裤”,不过既不紧身,保暖效果也有待论证。

部分研究者认为,“胫衣”可以看作中国早期的秋裤。“胫衣”出现于先秦,胫是小腿的意思,可看作今天的长筒袜,用系带系于腰上,从脚背覆盖到膝盖。

后来,“胫衣”逐渐开始与腰部连在一起,被称为“绔”。东汉《说文》中有:“绔,胫衣也。”在成语“纨绔子弟”中,纨指的是细绢,是一种高档布料,“绔”则可以看作今天的“裤”。不过,这时的“裤”还没有裤裆。

据说,战国时期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时,要求战士骑马时必须要穿上有裤裆且更窄的裤子,以方便行动,合裆裤这才慢慢流行起来。资料表明,“合裆裤”最晚出现在南北朝时期,当时流行“袴褶”,这里的“袴”即指一种合裆的大口裤。

而现代秋裤则起源于马裤。

公元8世纪,英国贵族为了骑马方便,开始穿着两层裤子,外面一层逐渐成为马裤,而马裤也就是现代秋裤的雏形。据说,亨利八世很喜欢穿由羊毛制成的紧身马裤,马裤也一跃成为欧洲贵族们的时尚单品。

秋裤正式起源于北美,主要是为了御寒。19世纪初,一种紧身的连体内衣出现在美国纽约州,它可将人体上下身全部包覆住,是秋衣和秋裤结合体,当时被称为“解放连体衣”。

到1915年,加拿大人弗兰克·斯坦菲尔德推出不缩水的棉内衣,并正式申请了“秋裤”专利,此后迅速火遍全球,他也成为“现代商业秋裤之父”。

一战期间,“连衫裤”成为军方采购的重要物资,在军队中得以普及。而当战争结束后,欧美各国开始恢复生产,劳动分工的不同让连体衣的不便充分暴露,于是,分体的秋衣、秋裤就应运而生了。

“暖手宝”与“保温杯”

在古代,除了穿衣保暖,还有许多其他的保温、取暖的妙招。

生火取暖是主要方法之一。我国最早的取暖炉可追溯到春秋时期的“燎炉”,这是一种烧炭取暖的用具,相当于今天的“火盆”。后来,便于携带的手炉出现了,也被称为“袖炉”或“捧炉”。将手炉拢入宽袖大袍中就如“暖手宝”一样温暖。

据《中国通史》记载,我国早在商朝就有了“保温杯”。当时的青铜器,如温鼎、染卣、甗,都是可以保温的容器。其中,甗类似于今天的火锅,有专门的火焰进行加热。

后来,还出现了一种叫作“孔明碗”的保温器皿,由两碗相套而成,两碗间留空,外碗底有一圆孔,可注入沸水,使碗内食物保温。

还有一种盛热水后放在被中取暖的用具,叫脚婆,又称汤婆子。这是一种用铜或锡制成的容器,呈扁圆形,在使用时往往需要在其外面包布。宋代黄庭坚在《戏咏暖足瓶》中描述道:“千钱买脚婆,夜夜睡天明。”其中的“脚婆”指的就是这种暖具。

除此之外,古人在建筑保暖方面也很有讲究。

秦朝的火墙是现代“地暖”的雏形。当时的建筑师将房屋墙壁砌成空心夹墙,而墙下有通道与炉灶相连,尽头有气孔可排出烟气。炉火在炉灶燃烧时产生的热量可顺着夹墙对墙体加热,利用墙体升温,使整间房屋变得暖和。

宫廷的取暖设施则更加精细。西汉曾有一座温室殿,殿内设有各种保暖设施。据《西京杂记》记载:“温室殿以花椒和泥涂壁,壁面披挂锦绣,以香桂为主,设火齐云母屏风……”室内用花椒和泥的混合物刷涂墙壁,不仅可以保温,还有似有若无的香气。(记者肖雅文)

来源: 解放日报

栏目热文

集腋成裘的成语故事(小肚鸡肠的成语故事)

集腋成裘的成语故事(小肚鸡肠的成语故事)

【成语名字】: 集腋成裘【成语拼音】: jí yè chéng qiú【成语释义】: 集:聚集;腋:狐腋下的皮...

2023-04-25 16:50:05查看全文 >>

2022南京市区限号外地车怎么限

2022南京市区限号外地车怎么限

端午节假期(6月3日至6月5日),多省发布危险品运输车高速公路限行措施。江苏端午限行:2022年6月3日0时至6月6日6...

2023-04-25 16:38:17查看全文 >>

南京最新外地车限行地区(南京外地车限行时间规定)

南京最新外地车限行地区(南京外地车限行时间规定)

热点问题很多货车司机朋友经常问蜀黍,二桥可不可以走啊,哪些隧道可以走啊?......今天蜀黍就把整理出来的禁行区域分享给...

2023-04-25 16:28:05查看全文 >>

南京外牌限行区域(2023南京小车外地牌限行吗)

南京外牌限行区域(2023南京小车外地牌限行吗)

南京交管部门4月16日表示,南京电动自行车的治理即将"加码":悬挂外市电动自行车号牌的车辆将不得在长江以南、绕城公路以内...

2023-04-25 16:27:02查看全文 >>

南京限号最新通知(南京今日限行尾号查询)

南京限号最新通知(南京今日限行尾号查询)

近日,南京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发布清明假期南京公路网出行服务指南。由于今年清明节只放假一天,受清明祭扫影响,预计清明前将出...

2023-04-25 16:31:04查看全文 >>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典故由来(聚沙成塔集腋成裘)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典故由来(聚沙成塔集腋成裘)

今天读书,看到“喦”字,搜肠刮肚实在认不出来,恰好手头有《现代汉语词典》,部首笔画查下来,一看原来是同“岩”,作岩石、...

2023-04-25 16:56:53查看全文 >>

集腋成裘小故事(50个简短的小故事狐假虎威)

集腋成裘小故事(50个简短的小故事狐假虎威)

王世国挥毫寿春堂王世国/文2000多年前,荀子就劝导他的学生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故不积跬步,...

2023-04-25 16:55:27查看全文 >>

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典故(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即评)

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典故(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即评)

文:孤独苍狼冬日夜晚,闲来无事,再读司马光《与王介甫书》,感悟颇多,胡乱以文字记之。北宋神宗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

2023-04-25 16:55:53查看全文 >>

集腋成裘简短介绍(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出自哪里)

集腋成裘简短介绍(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出自哪里)

集腋成裘,这个成语大家都很熟。原意指狐狸腋下那一点点的皮毛虽小,但聚集起来就能制成价值不菲的皮衣。这就是孟尝君贿赂秦昭王...

2023-04-25 16:52:38查看全文 >>

集腋成裘是褒义还是贬义(集腋成裘是贬义的还是褒义的)

集腋成裘是褒义还是贬义(集腋成裘是贬义的还是褒义的)

【积累专栏】读者朋友们,你们好呀!成语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会遇到,有时候说话还时不时夹杂一两个成语。而在进行书面性的表达的...

2023-04-25 16:34:05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