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梁绍壬的《两般秋雨庵随笔》中记载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话说有一个人留朋友在家便饭。但却有酒无菜。他翻遍口袋,结果仅有八文钱。留客吃饭的话既已说出,他也不好反悔。只得将这八文钱交给老仆人去买菜。这老仆人倒是个极聪明的人。他拿六文钱买了两个鸡蛋,一文钱买了些韭菜,最后一文买了些豆腐。
第一道菜端上来,只见几根碧绿的韭菜旁放着两个蛋黄。主人面露尴尬之色,而客人也不解其意,投来询问的目光。仆人笑着说,“这叫‘两个黄鹂鸣翠柳’。”客人惊呼巧妙,主人也笑逐颜开。第二道菜端上来,则是几根韭菜上摆放着几块切得整整齐齐的蛋白。仆人不等询问,赶紧说:“这叫‘一行白鹭上青天’。”第三道菜是一盘普通的炒豆腐。主人和客人都不解其意。仆人说:“如果把盘子看作一扇窗户,这不就是‘窗含西岭千秋雪’吗?”两人同时拍案称奇。既然有了前三道菜,那第四道菜肯定就是“门泊东吴万里船”了。只是他们怎么也想不出那到底是怎样一道菜。于是,他们也无心喝酒吃菜,只是静待仆人送上那道菜。只见最后是一道清汤,除了几根点缀的韭菜,还漂着两个蛋壳。至此,两人不禁又是一阵拍案称奇。
今天,我们就来赏析一下老杜这首《绝句》。其诗曰: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擅长律诗。他生前曾对自己的排律非常自豪,可是后人却不像他自己那样重视。他的律诗越到晚年越是精益求精。他自己就曾说过“晚节渐于诗律细”,甚至他的很多绝句都写得非常像律诗。
这首七绝是杜甫晚年流寓四川成都时所作。四句诗不但严格对仗,而且就连颜色、数目也对仗工整,简直就是七律中的颈联与颔联。这却不去说它。现在,单就它在动静安排上的特点,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两个黄鹂鸣翠柳”是动景,“一行白鹭上青天”也是动景;“窗含西岭千秋雪”是静景,“门泊东吴万里船”也是静景。但是,“两个黄鹂鸣翠柳”却是“动在静中”:黄鹂鸣叫固然是动景,然而翠柳却是静景。鸣叫的黄鹂嵌在翠柳之中,不觉其动,只觉其静,所以说“动在静中”。“门泊东吴万里船”则是“静中含动”:门是静景,好像一个镜头;船也是静景,好像镜头中的画面。然而,“船”之前加上目的地——“东吴”,则是船有欲行之意,所以说“静中含动”。因此,这首诗是两组“一静一动”的格局。
遥想当年,做这首诗时,诗人未必事先存有此种想法;做好之后,也未必发现其中有“动在静中”与“静中含动”两个妙处。南宋大诗人陆游在《剑南诗稿·文章》一诗中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杜甫的这首诗大概就是妙手偶得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