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诗:
《七律 长征》 *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写作背景: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诗人1934年7月站在会昌山上怀着对革命前途美好展望,豪迈的吟出“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之后,红军便踏上了战略转移(长征)的征程,他们冲过四道封锁线,翻过逶迤的五岭、突破乌江天险、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飞夺泸定、爬雪山过草地九死一生一路北上。
1935年9月红军越过岷山,此时长征目的地已经明确 “那里是我们的根据地,就是我们的家了”(*语)。翻过岷山,一切豁然开朗,柳暗花明又一村,胜利在望,长征即将结束。诗人心潮澎湃,满怀豪情地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七律·长征》。
赏析:
红军踏上长征的征程开始,*就用他如椽之笔记录着长征讴歌着长征,长征途中主席写过 《忆秦娥·娄山关》《十六字令三首》《念奴娇·昆仑》《清平乐·六盘山》等,但这些词都是写一景一地的心情。而这首 《长征》是写整个长征的经过与感受,*用以短短的一首七律把整个长征中的惊险、曲折、悲壮和感受全部容纳进去。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诗的第一句就为全诗定了调子:用了两个浅显的词语“不怕”和“只等闲”来表达红军战士在战略上蔑视敌人、藐视困难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这是全诗的纲。
第一句首先用“远征难”来肯定"长征"是困难的,二万余里的漫漫征途上充满了无数个艰难险阻枪林弹雨,纵然是山河阻隔,纵然是围追堵截,但红军的回答就是两个字"不怕"!红军走过的何止是万水千山,还有前途不定的彷徨苦痛,但这一切在红军看来只是“只等闲”三个字! "不怕"和"只等闲"是从两个不同角度来塑造红军战士那种蔑视敌人藐视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英雄主义精神。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前两句是全诗的总纲为全诗定了调子,接下来就是分述,诗人选择了长征途中五岭、乌蒙、金沙和大渡河四个片段进行具体描写,为我们徐徐展开长征的壮丽画卷 。
五岭山脉绵延逶迤,高高矮矮连绵起伏,红军看来就是腾跃着的细小的波浪;
巍峨高耸的乌蒙山脉在红军面前也仅仅是滚动泥丸;
金沙江水温暖的拍打着两岸的绝壁悬崖,红军巧渡金沙胜利的喜悦尽情流露;
极为凶险的大渡河畔铁索横江敌重兵扼守,让人心寒,但英勇的红军夺取铁索桥渡过大渡河,获得长征途中又一个伟大胜利。
两个动词"腾"和"走",把连绵起伏的五岭山脉和气势磅礴的乌蒙山给写活了,使静的高山峻岭灵动起来,同时也是用反衬手法刻画出红军战士飞越天险、抢关夺隘的神威。
“暖”和"寒"字相互映照:前者写尽巧渡金沙江后胜利的喜悦;后者则写强渡大渡河时形势的危险急迫。前者运筹帷幄巧渡金沙,甩掉追兵突破重围喜悦之情,通过一个“暖”字尽情展现;后者铁索寒光,生死存亡,胜利来之不易! 通过一个"寒"字烘托当时险恶环境,激烈悲壮场面。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翻越白雪皑皑的岷山,红军眼看就要走完艰苦的长征路,离陕北革命根据地已经不远了,胜利就在前方,这时的红军不仅突破了蒋介石几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这种情况下红军怎能不欢欣鼓舞?以至于对征程造成严重阻碍的千里雪山也变得可爱。
诗的最后两句是全诗的总结,*发出发自肺腑的喜悦之情,句中的"更喜"和"尽开颜"所表达出的喜悦之情,与诗的开头两句中的"不怕"和"只等闲"所展现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相呼应。
拓展阅读:《排律长征》
排律长征 于 彬
奔赴国难万里征,北上抗日夜兼程。
湘江鏖战江水碧,乌江强渡鬼神惊。
龙争虎斗占遵义,四渡赤水出奇兵。
金沙江面桨声悦,大渡河上铁索鸣。
腊子口内沐血雨,直罗镇中浴腥风。
统一战线逐倭寇,再燃星火照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