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姓,是一个人标志其家族系统的称号,一般合称姓氏。自古以来,姓与名相连,作为识别一个人的符号,具有不可缺少、不可取代的重要性。在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姓氏也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等形势的变化而变化,特别是我国历史上几次民族大迁徙、大融合,促进了姓氏的发展变化。
中国到底有多少姓氏,很难说准。社会上流行的《百家姓》载有486个姓氏,《新编千家姓》收有3107个,《中国姓氏大全》收有5600多个姓氏。然而,这些姓氏“集成”因属旧时代产物,编排者为“尊国姓”,居首者均为当朝皇帝和王公贵族之姓(如北宋编《百家姓》以“赵”居首,明代《皇明千家姓》改为“朱”姓居首等等),难以体现各姓间拥有人口之多寡,编排缺乏科学性。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束后,由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全面统计,列出了目前中国人口最多的前100个姓氏,其顺序是:
李王张刘 陈杨赵黄 周吴徐孙 胡朱高林
何郭马罗 梁宋郑谢 韩唐冯于 董萧程曹
袁邓许傅 沈曾彭吕 苏卢蒋蔡 贾丁魏薛
叶阎余潘 杜戴夏钟 汪田任姜 范方石姚
谭廖邹熊 金陆郝孔 白崔康毛 邱秦江史
顾侯邵孟 龙万段漕 钱汤尹黎 易常武乔
贺赖龚文
这种编排,是按人口的多少为顺序,一扫旧的封建意识,还以我国姓氏真面目。从中不仅窥出姓氏几千年来的发展脉络,更具有严格的真实性、客观性、准确性,这种编排,无疑是有科学性的。
二、大关姓氏总数及各姓占有情况
在编写《大关县志·人口志》时,为了弄清大关县人口姓氏及分布情况,笔者根据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耗时一个多月,对全县10乡1镇的户口底簿进行了全面统计,得到了本县人口姓氏的第一手资料。按户主姓氏以户为单位排列统计,截至1989年底,大关全县共有家庭户姓氏284姓,47882户。人口在1000户以上的姓氏有11姓,户数达23771户,占全县总户数的49.6%,将近一半。其中,李姓3399户,占7.1%,是县内第一大姓,分布于全县每个村;王姓3165户,占6.6%;刘姓2673户,张姓2671户,杨姓2518户,陈姓2401户,罗姓1731户,周姓1687户,吴姓1318户,唐姓1158户,黄姓1050户,这10姓遍布每个乡镇。其中的李、王、刘、张、陈五大姓,各个乡(镇)均在100户以上。户数在1000户以下500户以上的姓依次有赵、邓、马、胡、肖、徐、朱、曾、高9姓;500户以下100户以上的姓依次有何、彭、蔡、袁、郭、郑、宋、雷、谢、田、石、冯、廖、蒋、贾、秦、陶、龙、毛、韩、汪、杜、魏、谭、代、钟、熊、叶、侯、孙、金、任、卢、铁、苏、文、林、梁、范、夏、向、伍、丁、曹、黎、余、潘、吕、龚、姚、程、舒、姜、阳、洪、冉、万、方58个姓;100户以下50户以上的姓依次有麻、许、孔、殷、邹、顾、贺、蒙、皮、闵、应、漆、钱、卿、耿、祁、卯、邱、童、颜、汤、白、沈、苟、安、晏、欧、严、倪、骆、牟、敖、段、莫、詹、兰36个姓;50户以下的姓依次有管、季、柳、饶、孟、常、冷、胥、甘、柯、涂、朋、柒、温、施、荣、蒲、关、车、樊、尹、董、艾、虎(mao)、赖、解、鄢、喻、匡、易、木、陆、鲁、游、沙、康、来、古、尤、江、华、腾、郝、翁、葛、庹、包、崔、俞、明、路、乔、卓、傅、邵、盛、屈、焦、史、瞿、訾、岳、保、帅、凌、撒、司、薛、浦、项、况、鞠、聂、左、韦、毕、简、谷、单、粟、吉、梅、佐、柏、尧、纳、国、强、祝、娄、谌、邬、云、庾、幸、辛、章、智、畲、全、雇、辜、穆、灰、窦、凤、费、燕、甫、能、班、臧、欧阳、绍、庞、尚、戴、朴、仁、赛、锡、连、和、申、官、框、祖、仆、蔺、支、盘、母、邰、朝、锁、束、晋、仲、元、缪、图、凡、惠、泰、邮、干、陇、郎、成、仇、平、秋、闻、邝、凯、都、湛、宾、银、富、复、权、卜、限、宛、骞、门、翟、相169个姓。
三、各姓氏分布情况
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大关县辖10个乡1个镇,77个行政村(办事处),1989年底止有家庭户47882户。每个乡镇人口姓氏都有比其它乡份特殊的高比率姓氏。除上述11大姓均遍布全县各乡镇外,各乡镇又有自己的大姓和本乡镇特有的姓氏。各乡镇人口在100户以上的大姓及占该乡总户数的比例分别是:玉碗乡6大姓(李、陈、王、张、刘、高——按户数多少依次排列,下同),931户,占该乡总户数的33.43%;青龙乡8大姓(王、李、陈、张、杨、刘、周、罗),1439户,占47.1%;上高桥乡9大姓(马、李、王、张、刘、杨、陈、罗、黄),1948户,占62.66%,其中马姓占14.83%;高桥乡9大姓(李、杨、王、张、陈、刘、周、罗、吴),2265户,占51.22%;翠华镇10大姓(陈、王、李、刘、张、唐、杨、罗、周、黄),2582户,占49.15%;黄葛乡10大姓(王、李、陈、张、罗、周、杨、袁、刘、唐),1753户,占44.97%;悦乐乡11大姓(王、李、杨、张、罗、陈、刘、周、胡、徐、唐),2309户,占53.71%;吉利乡11大姓(刘、李、张、王、陈、黄、杨、吴、周、魏、毛),1761户,占51.81%;木杆乡12大姓(刘、张、杨、唐、李、王、罗、陈、邓、朱、吴、蔡),2457户,占51.04%,其中刘姓占10.32%;寿山乡13大姓(杨、周、李、张、王、刘、陈、吴、罗、邓、黄、赵、宋),2737户,占59.9%;天星乡是全县人口最多的一个乡,其人口在200户以上的大姓有11姓(李、王、刘、张、吴、杨、陈、罗、周、赵、黄),4117户,占49.73%。
在10乡1镇中,每乡均有自己特有的姓氏,这类姓氏全县共有60种,占总姓氏的21.13%,具体分布是:天星乡13种(户、能、班、仆、蔺、框、缪、图、凡、惠、泰、邮、干),翠华镇10种(臧、尚、锡、连、和、祖、束、晋、仲、元),吉利乡6种(庾、盘、母、银、富、复),悦乐乡5种(屈、保、邝、凯、都),高桥乡5种(辜、戴、支、郎、成),上高桥乡4种(谷、娄、锁、门),青龙乡4种(费、朝、限、骞),寿山乡4种(邰、权、卜、宛),黄葛乡4种(仇、平、秋、闻),玉碗乡3种(单、相、翟),木杆乡3种(云、湛、宾)。
大关的姓氏,其分布特点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大杂居小聚居,多按方位居住。全县50%的姓氏分布于各乡镇,但又集中在不同的村、社。如“马”姓,全县各乡镇均有分布,但以上高桥为最,占总户数的60.5%,而该乡回族聚居的打保村,马姓就占该村姓氏的74.4%。二是城镇及大乡姓氏多,如县城的所在地翠华镇共有姓氏192种,占总姓氏的67.8%,其中笔山办事处达175姓,占61.8%。三是大姓姓氏少、人口多,全县人口在1000户以上的大姓只有11种,户数却占一半。四是小姓姓氏多,人口少。人口在100户以下的小姓共有205种,占总姓氏的72.44%,而户数只占9.92%。各乡镇姓氏均在100种以上,姓氏最多的翠华镇达192种,最少的高桥乡亦有105种姓氏。在284个姓氏中,复姓仅见“欧阳”一种,而该复姓大都逐渐演化为“欧”、“阳”两个单姓。
四、大关姓氏与全国姓氏的相似性
新排《百家姓》共收姓氏100种,收的全为单姓。与之对照,大关姓氏具有如下特点:
1.大关姓氏相似于全国。在这100个姓氏中,大关县只缺阎、漕、武3姓,即大关与全国姓氏相同率达97%。
2.排列类似,异之甚微。以拥有人口多寡为序,大关姓氏与《百家姓》的排列基本相似。《百家姓》排于前20位的姓氏,大关占有16姓,为80%,而名列前茅的李、王、张、刘四大姓,大关姓氏竟与之不“谋”而合,顺序完全一样。在这20姓中,大关县只有孙、林、何、郭稍移20位之后,仍居40位内。
3.四大姓人口众多,分布面广。和全国姓氏一样,大关四大姓氏人口众多,分布极广,约占全县家庭户的25%,即四分之一,且分布于全县各乡镇、村,即全县77个村(办),都有李、王、张、刘四大“家”的落脚点。管中窥豹,一叶知秋。这种惊人的相似,从一侧面反映了中华民族大家庭悠久历史的凝聚和传承,这在人类发展史上不说不是一个奇迹。
(本文先后发表于《云南史志》《昆明社会科学》《昆明史志》《乌蒙论丛》《昭通社会科学》等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