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20230713)讲解一个常用字“是”。是,读作shì,为汉语常用字(一级字),最早见于西周早期金文,其本义未明待考,又可为正,不偏斜,又可引申出对、正确之义,再引申为应答之词,表同意、赞成、服从等。汉代以后“是”用作系词表示判断。也假借表示这个、这、这样等义。
先看一看“是”字的演变过程,推论一下字形本义。如下:
来自百度百科
图中,图1,2,3三个西周金文字形是一种写法,上面一个圆圈,有的中间有点儿,有的没有,其下接一竖,一竖之中又有一横,再下就是表示人向前进的脚形示意图。
图4及之后的一系列字形又是一种写法,其将第一类写法中一竖中间的一横变成了右手形。
第三类写法是从春秋写法图11开始的一系列字形,特点是一竖不再与上面的圆圈直连而断开了。这第三类写法就最终演变成为现代楷书的字形了。
这个是字字形是个什么象呢?把这些符号接合起来分析,原来是这样的:
上部的圆圈是一个通道,有点儿无点儿意义一样。圆圈下面紧接着的一竖就表示通道内的路径。一竖中间的一横或右手表示通道中间有障碍,堵住了通道。于是要通过通道前进的人走到中间就被堵住无法前进了。
在上述图示中,一竖中间的一横与右手等效,右手为艮,艮为阻挡,与一横象征的隔断意义一样。
另外,圆圈下方的一竖,与圆圈连与不连,其意义也相通,表示通道内的路径。
以上所言就是“是”字的本义,一种图示的字形。
在“是”字中,向前的脚形是震卦意象的字符,表示要快速通过,好比要离开有火灾的房内,这时的通道就是救命的通道,需要快速通过才行。然通道上有物阻挡,必须尽快疏通方可。
逃生通道是唯一的,如果内里有不知情的人询问旁边知情人,这是不是唯一通道,必须要疏通,知情人就会以肯定的语气应答。这就是“是”字有“对、正确”等意义的来历。
如果有人建议或命令赶紧扒开阻拦物,受困待逃的众人必定完全同意、赞成和服从。
要扒开的障碍物就是要赶快处理的对象,是字代词之“这个、这、这样”等含义就是如此引伸得来。
是字作系词表判断也是由其含有的“对、正确”这类意义引伸而成。
是字的本义在古代典籍里还有应用,比如《周易》小过卦系的第七卦繇辞“是谓灾眚”一句中,是字就用的是本义,不是后世的引伸义,按后世汉语意义进行翻译就错了。这一句的正解请期待在下的《周易简注》的发表。
是字后世汉语中常用的意义,都是从本义之象引伸而得,列举如下:
【基本字义
● 是 shì
1,表示解释或分类:他~工人。《阿Q正传》的作者~鲁迅。
2,表示存在:满身~汗。
3,表示承认所说的,再转入正意,含有“虽然”的意思:诗~好诗,就是太长了。
4,表示适合:来的~时候。
5,表示任何:凡~。~活儿他都肯干。
6,用于问句:他~走了吗?
7,加重语气,有“的确”、“实在”的意思:天气~冷。
8,对,合理,与“非”相对:~非。他说的~。实事求~。
9,认为对:~古非今。各行其~。深~其言。
10,表示应承或同意(单说一个“是”字):~,我就去。
11,这,此:~日。~可忍,孰不可忍。比比皆~。
12,助词,把行为对象提前表示只这样做:惟你~问。惟利~图。
13,姓。】
是字上述各项含义,仔细体会一下,都可看出其与原始字象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