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ǔrénshànyán
32.与 人 善 言
yǔrénshànyán,nuǎnyúbùbó;shānɡrényǐyán,shēnyúmáojǐ。
与人善 言,暖于布帛①;伤 人以言, 深 于矛戟②。
(《荀子》三上p113[日积月累])
【注释】
①帛:丝织品的总称。
②戟(jǐ):古代的一种兵器,是矛和戈的合体,兼备直刺、旁击、横钩的作用。
【说说意思】
与人好好说话,比给他穿华丽的衣服还温暖;用尖酸刻薄的恶语伤人,比用矛戟刺人伤害的还要深。
【诵读点拨】
言语可以给人带来愉悦,也可以给人带来痛苦。一句善意的话,会使人倍觉温暖;一句讽刺、挖苦的话,会使人羞愧和痛苦。会说话见修养,会做人见教养。
【拓展阅读】
嗟来之食①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②,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③,贸贸然来④。黔敖左奉食⑤,右执饮⑥,曰:“嗟⑦!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惟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⑦!”从而谢焉⑧,终不食而死。曾子闻之,曰:“微与!其嗟与,可去⑩,其谢也,可食。”
[注释]
①选自《礼记·檀弓下》)
②黔敖:齐国的一位富商。
③蒙袂( mèi):用衣袖蒙着脸。袂,衣袖。辑屦(jù):拖着鞋子。屦,古代用麻、葛等制成的鞋。
④贸贸然:昏昏沉沉的样子。
⑤奉:同“捧”,端着。
⑥执:拿。
⑥嗟(jiē):带有轻蔑意味的呼唤声,相当于“喂”。
⑦斯:这地步。
⑧从而谢焉:从,跟随。谢,表示歉意。
⑨微与:微,不,没有。与,表示感叹的语气词。
⑩去:离开
[说说意思]
齐国出现了严重的饥荒。黔敖在路边准备好饭食,以供路过饥饿的人来吃。有个饥饿的人用衣袖蒙着脸,脚上拖着鞋子,昏昏沉沉地走来。黔敖左手端着食物,右手端着汤,说道:“喂!来吃吧!”那个饥民抬起头看着他,说:“我正因为不吃别人施舍的食物,才落得这个地步!”黔敖追上前去向他道歉,他仍然不吃,最终饿死了。曾子听到这件事后说:“恐怕不用这样吧!黔敖无礼呼唤时,当然可以拒绝,但他道歉之后,仍然可以去吃。”
[谈谈理解]
中国的传统看重做人的尊严和骨气,尤其是气节比生命更为珍贵,绝不低三下四地接受别人的施舍,哪怕是让自己饿死。因此,帮扶别人要顾及对方的尊严,不能居高临下,带有侮辱性的施舍,做善事也要让人易于接受。
[背背练练]
良言一句( )三冬,恶语伤人六月( )。(《增广贤文》) 暖 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