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上一期说了佛教对手串的影响,那么对于热衷于文玩收藏和把玩珠串的人来说,其中一个非常好非常主流的选择,就是金刚菩提子啦。
金刚菩提也有不同种类、瓣数和尺寸的区别,咱们大可以享受研究其品质、纹路等特点的过程。
网络上也有很多关于金刚菩提子的文章,但是还是有很多朋友对金刚菩提的选择、盘玩上存有问题,小编在这里整理一下,当然如果有不同意见,也欢迎大家留言探讨,也有很大乐趣。
首先是金刚菩提的挑选,所有的珠珠串串,无论是树籽,木料,玉石还是牙骨,无一例外总是要选择密度大的,分量比较压手的进行盘玩,所以金刚菩提也不例外,尽量选择密度大,重量沉的。
这里小编推荐一个小技巧:沉水实验,沉水实验确实是一个比较常用而且简便的方法。只需要一个杯子和水就可以了,密度越高沉水越快就说明质量越好,其余浮上来的就是糠籽,一起挑出就好了。这里要注意,金刚菩提遇水容易开裂,因此,泡水以后不要吹风,不要晒,要迅速用纸巾或者棉布将水分吸干,放在没有风的地方阴干,使水分慢慢蒸发就好了。
挑选金刚除了看质量密度,再一个就是看“肉”。肉就是指籽上的疙瘩和纹路,纹路相连,越粗壮就越肉,盘玩起来就手感越好,后期越圆润。相反就是柴,可以理解为骨瘦如柴,即纹路各不相连,出现很多孤立的、尖状纹理,盘玩起来扎手,清理刷起来也容易断齿,属实不美,
我们大家常常听到的盘龙纹、双龙纹、蜂窝、鬼脸等等五花八门的纹路名称,都是建立在肉的基础上的,我们普遍认为越肉的,手感越好,自然价格也就越贵。
咱们挑完了重量,又挑完了肉,然后就是整体看“桩型”。桩型分为“高桩”“矮桩”。
高桩就是指籽的心也就是穿孔的地方比肚子长,整体偏长。相反就是矮桩,目前市场上更认可矮桩,所以矮桩比高桩价值更高一些。大家喜欢的“藏式”正是迎合矮桩的切工方法。其他的桩型也都是依据基本的高矮来区别的 。
至于红皮还是黄皮,小编认为完全看个人喜爱啦。
以上就是金刚菩提子基本的挑选攻略啦,经过三层筛选,相信大家也能挑到一串自己喜欢的金刚菩提子啦,那么接下来怎么盘玩呢,小编在下一期给大家解答吧
感谢朋友们关注,点赞,评论,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