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所说的脚气不是足癣,而是指腿足软弱、行动不便为主症的病,因病从脚起,故名脚气,又称软脚病。《诸病源候论》云:“凡脚气病,皆由感受风毒所致”,除风毒外,亦与水湿有关。
脚气分湿脚气、干脚气两种类型。前者足胫肿大重着,因受湿邪致病,其性偏寒;后者足胫不肿而瘦(萎缩),由感风湿邪毒,其性偏热。
由此观之,干脚气因患者素体内热阴虚,复受风湿邪毒,湿从燥化,津血更伤,筋脉失养,故不宜吃鸡而更动其风,更耗其阴。
除以上病中禁忌之外,未骟的雄鸡三岁以上者有毒,不能吃。所以,鸡肉的来源一般是阉鸡或雌鸡。
鸡、兔同食成泄痢。——《食疗本草》
鸡兔同笼可以,鸡兔同食不可以,同食易拉肚子。另外,鸡肉也不能和獭肉、狗肉、鲤鱼同食。
鸡脖子和鸡屁股这两个部位不要吃,炖汤的时候也去掉。淋巴组织多聚于此,淋巴组织相当于身体的监狱,不好的东西被关在里面。
接下来讲讲鸡肉的功效
甘温。补虚暖胃,强筋骨,续绝伤,活血调经。拓痈疽,止崩带,节小便频数,主娩后虚羸。以骟过细皮肥大而嫩者胜。肥大雌鸡亦良,若老雌鸡熬浓汁最佳,乌骨鸡滋补功优。——《随息居饮食谱》
飞禽的性都是温热的,你想它们要飞,心率和挥翅的频率都极高。而不能飞的鸡算是飞禽里最不热的了吧,麻雀什么的更热。
鸡性温味甘,脾胃虚寒的可以喝点鸡汤之类的,它能暖胃补虚。假如脾虚而有湿有积的话,则肉要少吃。脾得补则能摄血,止女子崩带。
另外,肝肾阳虚的人,也适合吃鸡。它能温补肝肾,强壮筋骨。如跌打骨伤、小便频数者宜。
鸡还能活血调经,血肉有情之品总是能补益精血的(精血属阴),但这和它助火动风而伤阴并不矛盾。就像大自然的风和阳光。在很干旱贫瘠的地方,再风吹日晒,可能就成沙漠了。那如果在天寒地冻的地方,此时东风至而寒冻解,“阳和至而坚凝散”,故谓能补阳起阴。
东南气温多湿,有风病者非风也,皆湿生痰,痰生热,热生风耳。——朱丹溪
产妇是可以吃鸡来补的,历来传统也习惯在产妇生产后炖鸡来补,这自然是有道理的,补充生产时的气血流失。但是这个也要分情况,特别是现代人营养过剩的多,体内痰湿也重,加之南方气候又湿,湿生痰,痰生热,热生风。体内湿、热、风皆备,你还吃鸡?所以,你看产妇舌红苔腻,蒸汗湿衣的,这些温热的补品真不能再上了。
而王孟英也讲得很清楚:“主娩后虚羸”,虚了才补,如果一日三餐营养跟得上,产妇也不虚,别天天鸡汤、鸡酒不停地喂。这样对婴儿也不好,母体的热毒会通过乳汁传给婴儿,所以很多哺乳期婴儿的病症和其母亲直接有关。
乌鸡与乌鸡白凤丸
《千金食治》、《食疗本草》、《本草纲目》等书还将鸡分丹雄鸡、黄雌鸡、白雄鸡、乌雄鸡、黑雌鸡诸类,功效各有部分不一样的地方。王孟英独取乌骨鸡,滋补之力特别大。乌骨鸡也是唯一入药的鸡,如著名的中成药——乌鸡白凤丸。
补虚劳羸弱,治消渴,中恶鬼击心腹痛,益产妇,治女人崩中带下,一切虚损诸病,大人小儿下痢噤口,并煮食饮汁,亦可捣和丸药。——《本草纲目》
乌骨鸡性平,走肝肾血分,补血益阴。阴虚有热、消渴症都可以吃,尤其女性崩中带下,产后虚弱者最宜。另如饮食不进的噤口痢,《普济方》中有乌鸡煎治之(乌鸡、茴香、良姜、赤小豆、陈皮、姜、花椒、盐,同煮熟烂),以辛温香气诱之欲食,开胃化浊,以乌鸡滋液清热。
乌骨鸡似无助风火之性。然而即便如此,它也还是鸡,毕竟是补的,感冒以及诸实证者,还当慎忌。
鸡肉之外
中恶昏愦,丹雄鸡一只,安放病者心间,以鸡头向病人之面,鸡伏而不动,待其飞下,病者亦苏。——《随息居饮食谱》
鸡除了鸡肉的饮食价值外,还能治很多别的病。如古代有人中邪突然不省人事的,可以拿一直丹雄鸡(羽毛带红色的公鸡)放在病人心口窝上,让鸡头对着病人的脸,对峙一段时间后,鸡就走了,病人那时也苏醒了。所以老公鸡(三年以上)的肉有毒不能吃,但它本身有辟邪的功能,阳气旺盛。而公鸡身上阳最旺的地方是——鸡冠。
鸡冠血的用处极多。如被蜈蚣、蜘蛛咬了,用鸡冠血涂抹患处,会好得很快,因为蜈蚣最怕鸡了,鸡什么毒虫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