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沉迷网络、手机是常见的社会现象,很多青少年沉迷网络、手机,都是被游戏所吸引,他们更有可能患上的是“网络游戏成瘾”!
在网络游戏刚出现的那几年,父母对孩子沉迷网络游戏的问题非常恐慌,并总是采取严厉打击的方式制止孩子,期间不乏发生了多次亲子矛盾冲突,家庭氛围极度恶化。
同时,不少专家也猛烈抨击网络游戏。当时,国内有一位所谓的“教育专家”陶宏开,认为“电子游戏猛于虎”,甚至将其形容为是“电子海洛因”。
而临沂四院杨永信还长期借精神科诊疗之名,利用电击、电休克对沉迷游戏的青少年施加酷刑。这种治疗方式不但无法从根源上解决青少年过度使用网络的问题,还让他们遭受心身的重创。
如今,杨永信已成为国内外精神科医生中、乃至整个精神医学界中的一个“毒瘤”!著名的《Science》杂志曾公开指责杨永信是“most infamous”(最臭名昭著的)。
其实,当孩子出现网络游戏成瘾的时候,父母不能一味指责孩子,反而要先检讨自己在家庭教育是否存在不足之处,才会导致孩子沉迷于网络游戏中。
其实,父母如果掌握了科学的、有智慧的育儿方式,完全能够预防孩子出现网络游戏成瘾的问题。以下,我为父母们补充一些具体化建议。
第一,父母不宜过早让孩子接触游戏,也不能让孩子长时间玩游戏。
我们曾面诊过一位患者小胡,在她3岁的时候,她的父亲经常将小胡抱在怀里在电脑前一起玩电子游戏,父女非常欢乐。
这导致小胡在幼年时期就对游戏留下了既美好又深刻的印象,甚至形成了病理性正性情绪体验。
而小胡长大后,便一直沉迷于网络游戏中,甚至对网络游戏难以割舍,当爱玩的游戏停服时,她一度出现了抑郁情绪。而且,因为小胡玩游戏的问题,她的父母经常粗暴地指责和制止,令小胡的情绪障碍更加严重。
其实,小胡之所以出现网络游戏成瘾,与其父亲过早令其接触网络游戏密切相关,但其父母却都未意识到这一点。希望为人父母者要懂得避开小胡父母所犯的错。
第二,在孩子放暑假、寒假等长假的时候,父母要警惕孩子太过放纵!
很多父母认为放假了,就该让孩子好好放松放松,便开启了“放羊模式”。可是,很多孩子一旦真正放飞自我,便不是放松了,而是放纵。
很多青少年在假期里,如果没有父母的约束,他们会完全抛开学习,沉迷于网络游戏中,感到非常开心、愉悦。
而经过一个长假后,孩子对游戏早已形成了强烈的病理性正性情绪体验,等到开学的时候,孩子的心根本收不回来,严重影响了学习状态,出现学习障碍后,还可能继发抑郁症、双相等精神心理障碍。
我们曾接诊过一个青少年患者,她本来学习动力很强,从不玩游戏。中考后那年暑假,她跟着表姐,学会了玩王者荣耀,本来见到表姐就非常开心,又玩了一天一夜的游戏,感觉“太刺激”、“太爽了”!
而她爸妈只是觉得孩子学习太辛苦了,成绩也不错,便也由着她。完全没有想到,这段深刻的记忆成为了她以后罹患游戏成瘾的病根之一。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孩子整整玩了一个暑假的王者荣耀,疯狂得不得了,获得了“王者”的称号,特有成就感,形成了强烈的病理性正性情绪体验,最终导致游戏成瘾,孩子还遭受其它的叠加性心理创伤,最后一步步出现了精神心理障碍。
第三,父母要先以身作则,才能对孩子起到示范的作用。如果父母在家也经常玩手机、玩游戏,怎么还能够要求孩子不玩呢?
所以,父母一定要先增强自己的自律性和自控能力,把更多的闲暇时间投入到更有意义的事情里去,比如学习新的技能、多看书等等,才能为家庭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成为孩子心目中的榜样,促使孩子也变得更加自律。
第四,父母要学会高质量地陪伴孩子,与孩子培养出亲密的亲子关系。
有些父母总是忙于工作,疏于陪伴孩子,甚至总是丢孩子一个人在家。孩子在感觉生活无趣的时候,便更容易去寻找一些网络游戏来打发时间,从而沉迷于网络游戏中。
所以,父母一定要懂得高质量地陪伴孩子,必须是高质量的,而非仅仅是物理空间上的陪伴。
父母可以多开发一些有意义的、孩子感兴趣的活动,比如带孩子到户外去进行体育锻炼;带孩子到博物馆、科学馆去看看;与孩子进行一些有意义的亲子活动等等。
父母若能做到高质量地陪伴孩子,这不仅能够预防孩子沉迷于网络游戏中,还有利于与孩子培养出亲密的亲子关系,让孩子更加心身健康地成长,进而有效预防其罹患抑郁症、双相等精神心理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