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的秋天,正是丰收的季节,湖南省宁乡县黄材镇胜溪村附近,一位黄姓农民正在地里劳作,心想着赶紧收割完赶回家吃饭。突然,手里的锄头碰到了异常坚硬的东西,他马上放下锄头,用双手将覆盖着的泥土刨开,露出来的居然是一张泛着青光的人脸!他赶忙拿起工具刨开更多的泥土,露出了一件锈迹斑斑的青铜器,黄姓农民十分高兴,心想可以当废铜卖了换钱。为了方便搬运,他将青铜器砸成了几块,连同家里的一堆废铁,一起卖到了镇上的废品收购站。
当时,正处于全国大炼钢铁的时期,这件器物很快被分类为废旧金属制品从而集中到了废铜仓库,下一步就要被扔进熔炉化为铜水重新铸铜了。万幸的是,方鼎的一块残片在分拣过程中被湖南博物院派驻于废品收购站的工作人员发现,他立刻开始着手追查其他碎片的下落。当年就找到10余块废铜碎片,经初步修复后即判断这是一件商代青铜方鼎,只是缺失了一条腿。两年后,之前缺失的一条鼎腿终于被找到,经过工作人员长时间的精心修缮,修复后的铜鼎基本完整。当这件青铜器再次出现在人们眼前时,在场的人都惊叹不已,这件国宝被修复得完好如初,不仔细看,很难发现修补的痕迹。
湖南博物院
大禾人面纹方鼎,商,通高38.5厘米,口长29.8厘米,宽23.7厘米,现藏湖南博物院,收录于《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目录》。因其四面的人面纹饰极为罕见,具有重大历史文化意义,同时又是易损难存的宝贵孤品,故被列为禁止出境展出的国宝级文物。
修复后的大禾人面纹方鼎,现藏于湖南博物院
该方鼎的形制与晚商典型的方鼎一致,器为长方形,口比底略大,四角铸扉棱,四足为圆柱状,双耳呈立方形,两耳之间宽阔。在鼎内侧中部近口处,铸有金文字符“大禾”,这也是鼎名的由来。而方鼎的纹饰则从未出现在其他器物上,方鼎四面的主要部分均被一张硕大的人脸占据,铸造得十分逼真。眼睛和嘴巴周围是细密的回纹,鼻梁处是一个横梁,两道眉毛呈弓形,耳朵竖立在两侧,每个图案下面的空白处衬托有一个盘脚“介”字形铭文图案。人面五官毕俱,面容宽阔,眼睛小,厚嘴唇,高颧骨,表情凝重,每张人面生动严肃,给人以肃穆崇高的美感。
那么,这张脸是谁的呢?有人说这只大禾方鼎,应该是禾国的国君拥有一件宗庙重器。至于人面纹饰,很可能就是禾国信仰的神明,或者是当时禾国统治者的形象。而从这只青铜鼎的人面纹饰中可以看到,宽圆的脸庞,弯如新月的眉毛,丰厚而没有胡须的嘴唇,专家们断定,这件商代时期的大禾鼎上面所铸的人脸,是一位女性。把女性塑造成神明,学术界一般认为,这都是与女权社会有关。也许,当时的大禾方国,就是女权的天下,其统治者就是一个女人,遗憾的是,关于这位女王的一切往事,早已淹没在三千多年历史的长河中,无凭可考了。
较为柔和的面部形象,被认为是女性的脸
除了罕见的人脸造型之外,大禾人面纹方鼎的铸造工艺也十分精湛。器身是用泥范铸造而成的,每个方块之间的接合非常严密,没有任何缝隙。鼎的双耳是用两个立方的泥范拼合而成的。鼎的四个侧面中心的人面形图案是用两个对称的泥范铸成,然后再拼合在一起。铭文图案也是用泥范铸成的,每个字都是独立的,但整个铭文图案却形成了一个整体。
自古以来,我国出现人面的青铜器并不多,以人面为主题的方鼎更是绝无仅有,因此激发了广泛的讨论。在方鼎出土之后,就有学者依据《尸子》中“古者黃帝四面”和《吕氏春秋》中“黄帝立四面”的记载,认为大禾方鼎反映的是与黄帝类似的上古时期“四面”崇拜,对应着古代文献中黄帝有四面的记载;也有人认为人面纹方鼎的四个人面反映了祭祀首级的风俗。但无论是何种说法,都无法撼动其无可取代的艺术价值与历史意义。
大禾人面纹方鼎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大禾人面纹方鼎的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其器形设计、装饰手法、图案造型和铸造工艺等方面。首先,在器形设计方面,大禾人面纹方鼎的设计庄重而规整,展现出严谨和威严的气质。鼎的四角和四边中心都布有规则的几何纹饰,使得鼎的外观更加精致和美观。这种器形设计充分展示了商代青铜器制作技艺的精湛水平。
其次,在装饰手法方面,大禾人面纹方鼎采用了反复、对称的装饰手法,这种手法在商代青铜器中非常常见。装饰图案以人面为主题,精细刻画了眼睛、嘴巴、鼻子等部位,这种写实与抽象纹饰结合的手法,既强调了装饰主题,又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达到了特定的装饰效果。
再次,在图案造型方面,大禾人面纹方鼎的图案造型独特且具有代表性。人面图案的构图严密,每个图案都是相同的,这种设计进一步强化了装饰主题。人面图案下面配有盘脚“介”字形铭文图案不仅代表了器物主人的先祖,也增加了器物的历史感和神秘感。
最后,在铸造工艺方面,大禾人面纹方鼎的铸造工艺精湛,反映了商代青铜器铸造技术的高超水平。所以,它的艺术价值不仅体现在其精致的外观和装饰,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审美观念和文化特征,对于研究和传承中国古代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精湛的青铜铸造工艺
同时,大禾人面纹方鼎的纹饰和铭文内容也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历史信息。青铜器上的纹饰和铭文往往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宗教、军事和经济等方面的情况。通过对大禾人面纹方鼎上纹饰和铭文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商代晚期社会的组织结构、宗教信仰、礼制制度、贸易往来等方面的情况。例如,大禾人面纹方鼎上的纹饰可能反映了当时的祭祀活动,而铭文可能记录了当时的政治和宗教事务。通过对这些信息的研究,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商代晚期社会的特征,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对古代中国社会的认识。
此外,大禾人面纹方鼎的发现对于推动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和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大禾人面纹方鼎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它的出现必将吸引学者和专家的广泛关注。通过对大禾人面纹方鼎的研究和展览,我们可以促进国内外学术界对中国古代文化的深入研究,加深对于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认识。同时,大禾人面纹方鼎的发现还可以借助文化交流的机会,加强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友好合作,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不仅如此,大禾人面纹方鼎的发现还对于社会教育和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大禾人面纹方鼎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文物,它的发现和研究可以作为历史教育的重要资源。通过对大禾人面纹方鼎的介绍和讲解,我们可以向更多人普及中国古代的历史和文化,提高社会大众的历史文化素养。同时,大禾人面纹方鼎的发现也可以用作文化传承的媒介,激发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有点像托马斯火车头
近年来,学者更是将其与高庙文化、良渚文化、三星堆文化、吴城文化等联系起来,认为这是长江流域源远流长的神面崇拜传统在湘水流域的体现。谜底尚未揭晓,但大禾方鼎的出现表明,虽然南方全盘接受了来自商王朝的青铜技术,却仍然很大程度上保留了自身的信仰传统,并借助青铜技术将其推向全新的发展阶段。
总而言之,大禾人面纹方鼎是中国青铜器文化中一件异常珍贵的文物,它的存在对于研究古代中国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加强对这一文物的研究和保护,发掘出背后更多不为人知的历史,让更多人透过历史文物这个窗口培养民族自豪感与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