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米哈游在上海梅奔办了《原神》第一次大型线下音乐会。这场音乐会规模庞大。活动办2天,每天迎来约一万名玩家。数十天前,音乐会门票刚开售,就在3秒时间内被一抢而空。
这场音乐会也几乎代表了国内游戏音乐最高的制作规格。在台前,200余位艺术家登台演出,其中有上海爱乐乐团,也有倪方来等大师级音乐人;
在幕后,这场音乐会的制作阵容同样空前:音乐总监是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安栋,音响总监金少刚曾担任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音响总工程师……
但相比细数规模,这场音乐会其实更像一个总结过往3年的节点。我们常说《原神》音乐代表国内游戏音乐制作的最高规格,但它更深的一面是其表达方式,让众多的玩家乃至从业者有了一种特殊的共同语言。
9月21日起,我们受邀旁观演出彩排与现场搭建的幕后过程,尝试记录这场活动。
01 与玩家建立联系的时刻
9月21日,上音歌剧院合唱排演厅,《原神》音乐会开始彩排。时间很紧了。首先是音响排线,电声民乐先进场调音,紧接着是数日反复抠细节的练习、调谱、改演出方案,往后还有在梅奔配合音响测试一轮接一轮的大联排。
而且《原神》音乐的乐谱复杂,需要大量磨合。这也是我觉得最矛盾的地方:四面八方的几百号人在那里,其中一些还语言不通,明明说话时还要在彼此中间举着翻译机,却要在拨弄琴弦的一瞬间,就得合上彼此的韵律。
后来乐团来了,本就排满了线路、放着总监办公桌的走廊变得更拥挤,两旁顶着众多巨大的黑色乐器箱。彩排时,意见像雪花一样飞出去,大家抱着乐谱在两个排练厅里面来回奔波着,找对应的各个部门解决问题。
那几天在几间排演厅门口,我能听到最多的话就是:“好,从X小节开始,那我们再来一遍。”总谱大大地摊在那儿,上面画满了符号,书页旁一排的目录标签已经快被翻烂了。但即便如此,不少音乐人仍然乐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