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群雄系列之吕布(特别篇)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吕布重大事件之九——出逃武关,投奔袁术
吕布在历史上的人生轨迹,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刺*丁原投奔董卓以前的时期;第二阶段为效命董卓时期;第三阶段为自立门户割据一方的时期。作为正史上记载相对较为详细的人物,吕布第二、第三的主要事迹大家都耳熟能详,不管是为董卓鞍前马后,还是后来与曹操、刘备等豪杰逐鹿中原,只要有吕布参与的事件,几乎都算汉末三国热点事件。
从长安被李傕郭汜攻破,吕布出逃关东开始直至袭取兖州,这中间的吕布发生过什么,如何从长安辗转至兖州,又如何从狼狈逃窜的状态东山再起,这段历史相比较稍显冷门。本期笔者就来跟大家探讨一下历史上吕布的这段经历。
初平三年(192)六月,李傕郭汜攻入长安,王允身死,吕布带着数百骑将士向东南出武关,投奔南阳袁术。
《后汉书·吕布列传》载:布与傕战,败,乃将数百骑,以卓头系马鞍,走出武关,奔南阳。袁术待之甚厚。
吕布投奔袁术倒没有太特殊的理由,从地理位置上,南阳距离长安很近,是吕布出长安后第一个能遇到的关东诸侯。根据上述史料记载,吕布对刺*董卓一事相当自豪,逃命都不忘把董卓首级带着,拴在马鞍上走到哪带到哪。这反映出吕布一个非常朴实的价值观:自己刺*国贼有功,首级就是证据,是向关东诸侯邀功的资本。
因为吕布久居长安,根本不清楚关东局势,早就不是那个振臂一呼各大诸侯就能齐聚一堂讨伐董卓的景象,取而代之的是勾心斗角、互相攻伐的混战,几乎没人还真心存有匡扶汉室的理想。不过袁术对吕布的到来仍然表示欢迎,好吃好喝地供着,然而这种情况没能持续多久。
《后汉书·吕布列传》载:布自恃*卓,有德袁氏,遂恣兵钞掠。术患之。布不安,复去从张杨于河内。
吕布把刺*董卓的功劳看得太重,而且由于董卓曾经处死了袁术的亲哥袁基以及叔叔袁隗等家族共二十余人,所以吕布更是以袁氏恩人自居,日渐骄横,甚至放纵手下在袁术地盘上抢劫。袁术当然不能容忍,对吕布的态度变得冷淡。吕布发觉异常,于是离开袁术改投河内的张杨去了。
袁术对待吕布的态度,史料记载还有另外的版本。
《三国志·吕布传》载:将数百骑出武关,欲诣袁术。布自以*卓为术报雠,欲以德之。术恶其反覆,拒而不受。
重点在于“拒而不受”。根据这种记载,吕布投奔袁术之时就表现得居功自傲,毫不谦虚地要求袁术重用自己。结果面试阶段吕布就成功惹毛老板袁术,被拒绝录用,只能另寻高就。
《后汉书》与《三国志》的记载并不一致,究竟哪种为真呢?
笔者认为,虽然吕布出名的反复无常目光短浅,但至少还是个正常人。假设吕布真的被袁术收留并待为上宾,这种情况乍看上去很符合逻辑。因为袁术手下最得力干将孙坚此前死在刘表手上,导致南下荆州的战略受阻。如能得到吕布,将大大提升袁术阵营的战斗力。
但是,《后汉书》又称吕布纵容手下抢劫。这就很费解,吕布手中只有几百人,袁术既然待吕布为上宾,当然不会让这区区几百人饿肚子。只要神经正常,不论吕布本人还是手下,都不会做这种自取灭亡的事情。而且跟随吕布出逃的大部分是嫡系将士,包括张辽、高顺在内,这些精兵悍将跟董卓那些野蛮成性的凉州军并不是一路人。
所以,笔者倾向于袁术根本就没接纳过吕布,虽然错过一大战力颇为可惜,但没人愿意整天担惊受怕,保不准哪天背后挨上一刀。至于吕布纵容部下劫掠的说法,很可能是袁术或者后世为了给拒绝吕布寻找的借口。
无论如何,吕布是没法在袁术这里安身的,还要寻找栖身之处。
吕布重大事件之十——初投张杨
吕布的下一站,便是河内郡的张杨。张杨之前笔者专门开篇介绍过,出身并州云中,是吕布的铁哥们。什么叫患难见真情,张杨对待吕布完美地阐释了这句话。
不论袁术因为吕布过分自大还是反复无常而没有留用,哪种理由都很合情理。按理说作为同时期发迹于并州的武将,甚至都在丁原手下共事,作为刺*丁原的凶手,吕布如果被张杨拒绝也完全合情合理。
吊诡之处就在于此。张杨不仅收留吕布,甚至最后还为吕布搭上了性命。这是后话暂且不提,先说吕布第一次投奔张杨。没错还有第二次,后面再讲。
《后汉书·吕布列传》载:时李傕等购募求布急,杨下诸将皆欲图之。布惧,谓杨曰:“与卿州里,今见*,其功未必多。不如生卖布,可大得傕等爵宠。”杨以为然。
这段话很好理解,讲的是李傕掌权后悬赏捉拿吕布,河内郡地处司隶紧邻关中,所以受朝廷影响较多。关键在于,“杨下诸将皆欲图之”这句信息量很大。是张杨的部将们纷纷打算捉拿吕布请赏,而不是张杨本人。结合后面吕布对张扬说的话,其实张杨是力保吕布的。但无奈张杨部下们蠢蠢欲动,表现得太明显,吕布为保命只好再次寻找下家。
后来张杨的死,正是因为要救援吕布,结果被准备投降曹操的部将刺*。所以这里张杨手下诸将敢于不顾主公意图,对图谋吕布的想法不加掩饰,与张杨最后死于失控部将之手遥相吻合,命运的伏笔早已埋下。
既然张杨难以管控部将,吕布只得另谋高就。张杨毕竟力量较弱,吕布需要找个不惧李傕把控的朝廷悬赏令的大诸侯,谁最强呢?当然是袁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