枭龙战机,这是一款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成飞)制造的明星飞机。自2007年投产以来,这款飞机已被多个国家采用,巴基斯坦购买了超过100架,随着时间的推移,尼日利亚和缅甸也表现出对这款小龙的浓厚兴趣。然而,尽管枭龙战机性能出色、价格亲民,令人困惑的是,中国空军却没有一架装备它。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将讨论这个问题。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枭龙战机的定位。枭龙的主要任务是夺取制空权,其次是对地和对海攻击。然而,对于中国空军来说,这个定位并不实用。现代战争中,强击机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战斗机逐渐演化成了兼顾制空和对地攻击的全能型战机,甚至未来可能会出现兼顾制空、对地对海攻击和电磁干扰等多种功能的综合型战机。在这个背景下,空军更倾向于拥有综合作战能力更强的飞机。因此,中国的歼-10、歼-11等战机在中国空军中拥有统治地位。
从技术角度来看,枭龙战机本质上是歼-7战机的三代改进版。无论如何改进,它的性能门槛始终局限在准三代机的水平上。很难朝着三代或四代战机的方向发展。它的作战能力主要用于夺取制空权,而在对地和对海攻击方面,枭龙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但是,对于像巴基斯坦这样的国家来说,枭龙战机已经足够满足其需求。在预警机的引导下,枭龙在争夺制空权的战斗中表现出色。因此,巴基斯坦不仅自己装备了100多架枭龙,还向其他国家出口了这种战机。然而,在中国空军内部,枭龙似乎找不到合适的位置。
的确,我们承认,在轻型战斗机的领域,枭龙表现出色。然而,就其自身的武器搭载、航电系统、雷达和火控设备而言,与歼-10和歼-11B等先进战机相比,枭龙显得相对滞后。它的弹药负载较小,飞行航程有限,能够执行的任务相对单一。对于高强度的空中作战和对地对海攻击任务,必须由三代和四代战机来完成,而枭龙在这些任务中无法胜任。
此外,考虑到后勤装备,空军装备的飞机类型越少,后勤工作就越简化。中国现代空军的主要作战体系是由歼-10、歼-11和歼-16等战机组成的。相对来说,这一体系已经运行良好,并经过了多年的成熟发展。然而,如果枭龙大规模服役,将需要重新建立后勤保障、指挥训练和作战模式,这将需要更多时间。此外,中国正大规模装备歼-20,这进一步凸显了枭龙在中国空军中的无位置。
综上所述,枭龙的情况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武器装备的价值并不仅仅取决于性能的先进程度,更重要的是实际的实用性。对于像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和缅甸这样的国家来说,枭龙是一款出色的战机。它提供了接近准三代机水平的性能,未来还有升级的潜力。然而,对于中国空军这样拥有独立战机研发能力的军队来说,枭龙似乎找不到合适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