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型是大家都很关心的话题。
曾有学员略带夸张地对我说:腿细在腿直面前什么都不是。
腿型,既影响外表,也影响功能和健康。
完整的腿型评估是比较复杂的,如果有一个简单的指标,能够借此对自己的腿型做初步的了解,是极好的。
Q角就是这样一个指标。
Q角,即 Quadriceps Angle,又叫髌股角,它直接描述的是髌股关节的排列。但由于股骨、髌骨、胫骨的运动都会影响Q角,因此能够用来评估腿型。
在之前的文章《如何激活股内侧肌,保护膝关节?》中,介绍了股四头肌中的不同肌肉对于髌骨位置的影响,如果你看过那篇文章,应该很容易理解Q角的含义。
Q角是指两条线的夹角,第一条线连接髌骨的中心和髂前上棘(即股直肌的走向),第二条线连接髌骨中心和胫骨粗隆(即髌韧带的走向)。这两条线形成两个夹角,锐角就是Q角。
股四头肌中的股直肌、股中间肌、股外侧肌和股内侧肌的部分纤维最终融合到一个肌腱,包裹髌骨,提供向上和向外的拉力。而股内侧肌的另一部分纤维直接连接髌骨,提供向内的拉力。
这两股力量如果能达到平衡,就可以使髌骨在股骨下端的凹槽中上下移动。
Q角就衡量了这种力量对比。
不同的姿势下的Q角会有变化,站立时的Q角一般比仰卧时要大。正常情况下,自然站立时Q角的范围是13.5±4.5°,有较大的个体差异,而且男性的Q角一般比女性小。
如果Q角过大,那么髌骨的位置可能出现向上和向外的偏离,并导致髌股关节的外侧受力增加;如果Q角过小,则可能向内偏离,并导致髌股关节内侧受力增加。
由于髌股关节有多个方向的活动度,因此髌骨位置的变化也可能在多个方向上发生,包括移动、旋转和倾斜。
相比于股胫角等需要拍摄X光片才能测量的指标,Q角的测量非常方便。Q角涉及的几个解剖标志点都非常容易找到,大家自己测量时,只需在对应的标志点上画上/贴上标记,拍照后划线,用量角器(有在线的角度尺)测量,即可。
由于正常的Q角是一个范围,而且有较大的个体差异,所以大家在测量完之后,不仅跟这个标准范围对比,还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 对比两侧Q角的差异,如果差异显著,那么比两侧都大更加需要引起重视。
比如之前的一位学员,两侧的差异达到了10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