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评图书:
书名:《中流崩坏》
作者:(日)桥本健二
译者:郭佩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年6月
20世纪70-8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就涌现出一种国民意识:“一亿总中流”。中流,就是中产阶级的意思。“一亿总中流”指的就是日本民众绝大多数人都相信自己属于中产阶级。
有意思的是,二战后的20世纪50-70年代,美国国内也曾出现类似的国民意识——虽然相较于日本,美国存在突出的种族问题,因而使得后者认同社会主流、中产阶级的国民比例不如日本那么高。
也正因为如此,当时的美国和日本等国家,都出现了一种所谓已经消灭了阶级社会的说法。在其他一些以美国、日本为发展蓝本的国家和地区,经济学家往往也自信地断言,待到中产阶级壮大,就可以也建成类似的无阶级社会。
日本社会学家、早稻田大学人类科学学术院教授桥本健二不无讽刺地指出,专家们鼓吹没有阶级的神话,而没有看到或拒绝承认经济高速发展阶段恰恰也是贫富差距拉大的过程。
桥本健二援引20世纪60-90年代不同时期日本的经济发展数据指出,其实哪怕在“一亿总中流”观念甚嚣尘上的时候,日本国内的阶级分层也是非常清楚,而当时人们之所以会有跻身中产阶级的想法,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受到经济高速增长、信息革命的感染,刺激出赚钱、暴富、*膨胀的想法,在生活方式上效仿社会上层。
桥本健二在其所著的《中流崩坏》一书中还指出,之所以美日社会曾经宣扬进入了无阶级社会,这既与两国意识形态对于马克思主义阶级学说的抹黑有关,同时又通过政治宣传诱导人们回答自己属于中产阶级。其实,哪怕在20世纪70年代的普通发展中国家,也就是还没有像日本以及亚洲“四小龙”、“四小虎”那样通过工业化进程形成稳定的中产阶级的国家,阶层归属意识也总是大部分人自认为归于社会中层。
书中援引日本经济学家村上泰亮20世纪70年代著作中提出的分层次的阶层化观点指出,人们首先在经济上阶层化,然后是政治上阶层化,最后是文化阶层化——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这三种阶层化确实被有效模糊化。日本政府上世纪后期大力推动福利政策财产再分配政策,缩小了贫富差距;而在政治上,普选化让当时的日本民众获得了权利感;而生活方式均质化、教育普及、大众传媒影响等因素,使得平民很容易将自己看成是与有钱人一样的人。
在《中流崩坏》书中援引的1975年的统计表中,日本国内学历层次为大学、高中、初中的受访者自认为属于中产阶级的人,分别有89.5%、77.4%、73.1%;依照行业划分,从事体力劳动以及农林牧副业的劳动者,自认为属于中产阶级的人也超过了7成。更令人惊愕的是,依照收入进行分类,年收入当时在175万日元以下而自认为属于中产阶级的人也接近7成。换句话说,当时的人们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做中产阶级,或者说混淆了自己奋斗的目标与现实状态。
如前述,20世纪70年代其实已经埋下了美日国民贫富差距拉大的引子。在日本,20世纪70年代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用人单位的薪酬水平已经显著拉大。而在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政府统计计算出的基尼指数也显示有扩大的痕迹。在泡沫经济的高峰期,中产阶级其实也出现了极大的分化,但哪怕是收入相对较低者,也因为对未来抱有(不切实际的)良好预期而没有出现信心崩塌。人们热衷各种艺术品投资以及房地产投资,积极接纳西方的各种时尚生活方式和趣味。当时的人们欣喜于房地产价格的不断上涨,不惜拉大杠杆而进行冒险投资。
但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尤其是21世纪初以来,日本社会各界重新承认“格差社会”(社会分层森严,社会流动性很小,贫富差距很大)的存在。日本政府也从否认这一现实,变成宣扬“格差社会”有益于刺激竞争等积极意义。
到了本世纪的第2个十年,日本国内已经不再存在过去那种收入很低、学历很低的人,还将自己定义为中产阶级的现象,这些人更能够清楚地定义自己属于贫困阶层、相对贫困阶层。
然而,正因为中产认同的广泛崩坏,所以在日本国内已经不存在过去那种较为广泛而统一的政治认知。日本的中产阶级通常要比富人阶级更认同社会民主价值和仪式,是民主政体的基石,同时也是勤勉、节约、效率性等近代价值观的承担者。但由于大量的青少年以及中年人士的认同破碎,因而形成了偏好于民粹主义、排外主义、主张修改日本宪法重新建立武装的网络右翼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