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芨芨草
中国有个成语,叫井底之蛙。意思是形容被困在井里的青蛙,因为井太深,它跳不出来,所以能看到的只有井口那么大的一方小小的天空。
那年,我在给学生上课的时候,讲了这个成语。按照我们的惯例,在下课前的十分钟,班里会有一次小型的讨论,就是对新学到的知识提出自己的不懂或者见解。
而我没有想到的是,“井底之蛙”会引来如此大的讨论效果——
甲同学说,这青蛙真可怜,是谁把它丢在井底的?应该找出这个人,然后把他判刑。因为,他没有权利困住青蛙……
乙同学说,你怎么知道青蛙不是受到诱惑自己跳下去的?如果你看到一汪清澈的井水,不想下去玩一玩吗?如果它是自愿跳下去的,那么它看不到大的天空,又该怨谁呢?
丙同学说,如果青蛙是自己跳下去的,那说明在跳之前它也是看过那么宽阔的天空的呀。既然已经见识过了,在他的心里,就不可能只是井口那么大的天空而已啦,你们太小看青蛙了!
丁同学说,如果我们假设,青蛙一出生就在井底的,没有人丢它下去,它也不是自愿下去的。那么,从小到大的青蛙看到的就是井口那么大的天空。如果,我是说如果,万一有人来打水,然后提到了外面的天空有多宽,青蛙会不会就想出去看一看?它会。因为人一旦对于未知的世界产生了好奇,就会想去看看。只是,有的人只是想,有的人却变成了行动。如果那只青蛙有去看看井外世界的决心,也有行动的勇气,那么它就会去想办法,如何来跳出这方井。我是说真的,这是我妈告诉我的,她说她有一次去打水,把打满水的水桶提起来时,一只青蛙就从她的水桶里跳了出来,落到井外边——你能说,这不是青蛙想到的办法吗?借助我妈打水的时候,用她的水桶作为台阶而跳出水井?
我实在是太爱我的这些孩子们!因为,这是我给他们的讨论自由!而他们每每散发出来的思想灵性,都让我惊喜!
很多年后,当我专职写稿的时候,我仍然忘不了那时,他们对于同一个知识点不停的争论。那些,都是我后来写作的灵感。
我想起丁同学说的,一只为了理想而努力跳出一方井的青蛙。那是一幅多么励志的画面啊!
确实,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人,并愿意之这理想而奋斗的人,是不愿意永远被困在一方天地的。
某日,看到杂志上有这么一个小故事:有一人,养了14颗田螺。养田螺的目的,是为了净化鱼缸里的水质。田螺在水缸里很休闲,有吃的,有玩的,它们没有什么不满足的。到了冬天,它们甚至可以躲到泥土里过冬。
到了来年春天,这些田螺又爬了出来,继续活动,继续吃和玩。鱼缸的主人在给鱼缸换水的时候,把这些田螺挑了出来,想为它们洗洗身上的淤泥。他发现了他放进鱼缸里的14颗田螺只剩下了10颗。那么,另外的4颗呢?
于是,主人找遍了鱼缸的内外,最后,在鱼缸外不远的花盆边、鞋盒下和洗衣机边的角落里,他发现了这4颗田螺的身影。虽然,它们都已经没有了生命的迹象,但是那伸出来的头,无一例外都望向天空的方向。
这位主人在最后说道:“我自认为幸福美好、衣食无忧的场所,却容纳不了它们小小的心愿——追求不一,留在世界最后的姿态自然不同。”
所以,有理想、有追求的人,不会满足于现有的安逸的生活,哪怕知道外面的世界再多凶险,他们也会想去闯一闯,去试一试。因为,没有试过,没有闯过,你又怎么能够确定,那些世界不会比你现有的更加精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