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中国画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写意花鸟画的历史源远流长,写意花鸟画作为一种文化艺术在生活追求上也是丰富多彩。本文就中国写意花鸟画创作意境与生活追求问题主要介绍了绘画中意境创作的内含,并分别分析了中国写意花鸟画的创作意境及生活追求。
中国的写意花鸟画在经历了长久的发展后自成体系,它有着悠久的传统,它为世界艺术画廊增添了浓浓了一道色彩。本文就中国写意花鸟画创作意境与生活追求主要介绍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写意花鸟画中意境创作的内涵概述
我们知道,中国的写意花鸟画是在精神上来源于生活,同时又高于生活的一种艺术,也就是说中国写意花鸟画很是讲究对于意境的创作。而所谓意境创作,就是指画家通过一定的形象描绘所塑造和追求的一种情调或境界。这种所谓的意境创作,是画家在特定的文化心境下的一种艺术表达,是画家从个人心灵追求转化为艺术展示的一种物化形态。所以,通常情况下,一幅出色的花鸟画往往是借助于对花鸟的描绘,表达画家对于自然、对于生活的感悟和意愿,而并不是简单的对于花鸟的单纯描绘。
当画家的情感和思想与他所要表现对象的神韵气氛能够交融在一起,并通过特定形象描绘和构思,微妙地展现在画面上,使画能够产生出一种动人的意境或境界,这时候所谓的意境就创作成功了。可以说,意境是中国花鸟画的灵魂,作品中有了意境创作,作品才有动人的艺术魅力。
二、中国写意花鸟画的创作意境分析
从虚实的角度分析,对于写意花鸟画的意境创作而言,实境是虚境产生和展现的基础。如果只对实境描绘,而没有超以物象的创作审美构想的话,所完成的作品中很难在艺术欣赏或审美创造中焕发出对于虚境的联想来。只有将虚实境有效地结合起来,在实中有虚、虚中有实,虚实相生的描绘之中;才能在花鸟画的写意笔墨之中生发出高远的意境来。
从历史的角度上分析,古之文人作画,多重神似轻形似。注重对于心境的表达,注重对于象外之意的创作。以写意花鸟画的创始人之一苏东坡为例,他的作品在抒发意绪,在意趣和诗意的开发上很突出,这对于意境的开拓很有帮助。他的传世佳作《枯木竹石图》,就是一幅典型的代表。画中画了一株蟠曲的枯树,有一块顽石相衬,石后面微露二三径小竹和数棵细草。整幅画看上去简单古怪,但这种构图却曲折而又准确地吐露出了他当时郁闷的心境。苏轼之后,一大批以学养和心情为主的画家相继出现,随着历史的前进,他们创造意境的构图笔墨也一直在更新和发展。明代的陈淳及明后期的徐渭,他们大胆创新,前后呼应,把文人在花鸟画的意境创作更推进了一层。到了清代,中国的写意花鸟画在八大,在石涛等的推动下,更上了一个台阶。在鸦片战争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金石学的拓展给中国的写意花鸟画在形式创新上做出了很大贡献,吴昌硕,任伯年等大家把写意画鸟花带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到了近代,以齐白石为北方代表的一代大师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了锐意的革新,将情景与个性融入到意境当中,使写意花鸟画走向现代。而现代的花鸟画杰出大师潘天寿先生经过不断的努力与探索,吸取并继承了传统文人花鸟画的精髓,并结合自身的功力、人品与天资开创了一种刚劲而灵动的绘画风格,将艺术精神与人文精神有机地统一起来,使花鸟画达到了一种和谐高逸的至高境界,同时创造出了一种深远而耐品的意境。
显然,中国写意花鸟画的意境创作一直都是各个时代的花鸟画家们所追求的一个目标。画家们结合时代与自身特点,也赋于了花鸟画在意境创作中的一种鲜明的时代特色。中国写意花鸟画的意境创作就是在时代的进步中不断创新和发展的。所以,不断地去吸收和继承传统的精华,使绘画笔墨紧随时代的脚步是花鸟画家们在创新和发展写意花鸟画应当执守的一条艺术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