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30日20时29分,上海黄浦江两岸,为世博怦然心动。
上海世博文化中心正在举行开幕式,场内彩旗挥舞、鼓乐震天。大屏幕上百花绽放、笑脸灿烂,舞台上少年儿童欢呼雀跃、各族青年载歌载舞;1867年巴黎世博会之际创作的《蓝色多瑙河》奏响,为上海世博会编配的《新上海协奏曲》弹起,历届世博会上展出过的新发明新产品一一呈现……黄浦江畔,五彩焰火腾空而起、辉映夜空……在这个崭新的舞台上,东道主海纳百川的胸襟和朝气蓬勃的活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是时间对空间的倾诉,也是空间对时间的回答。
中国人首次提出举办世博会的设想,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1894年,中国近代改良主义思想家郑观应的名著《盛世危言》出版,书中提到“故欲富华民,必兴商务,欲兴商务,必开会场。欲筹赛会之区,必自上海始”。1902年,梁启超再度畅想,“国民决议,在上海地方开设大博览会”。
100多年后,梦想终于落地生根。2010年的这个夜晚,时任中国*胡锦涛宣布: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开幕。24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相聚于此,这一刻,属于世界,属于中国,属于上海。
2010年世博会开幕之夜。新华社
2010年3月10日,工人在中国馆屋顶俯瞰即将完美亮相的世博会亚洲馆区。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