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腊月二十三,每当这时我们总能听到一段民谣: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
……
在这一刻,清脆的声音从耳边飘过,宛如冬日里的一束暖阳,透过皑皑白雪和凌乱的枯枝,照射进我们最深的那一层心田,恬静而温和地抚慰着我们的灵魂。它带我们回到儿时的记忆中,在那个物质生活远没有现在丰盈的时代,过年让我们感到特别的热闹和快乐,有不少孩子都是在长辈哼着的民谣中过完了一个又一个充满期待和希望的春节。
春节期间各地的民谣,都是当时生活的写照,虽然它产生的时间十分久远,但今天回忆起来,仍然使人遐想,甚至难以忘怀。随着时代的发展,年俗渐行渐远,传统日渐式微。但是,那些流传至今的春节民谣却将一些历史民俗保留了下来。
今天,就让我们将这种温情继续传承下去,走进那些民谣,打开一段关于年的记忆。
我国地域宽广,民族众多,各地区的过年民俗都不太相同。不少丰富多彩的过年民俗,在南北方盛传的民谣中都有所体现:
二十三,糖瓜粘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炸豆腐;
二十六,炖羊肉;
二十七,*公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这段是老北京地区的民谣,但在中国北方地区也可谓是家喻户晓了,已然成了北方年谣的代表。很多年轻人可能无法说出整首民谣,但其中例如“过了腊八就是年”“二十三,糖瓜粘”等句子大多数人应该都听过。民谣中将过年期间的习俗都一一列出,从喝腊八粥开始,象征着已经进入过年的倒计时,人们开始打扫、祭灶、写春联、办年货,直到除夕夜那天。
二十三,灶王老爷上了天
二十三,灶王老爷上了天;
二十四,刷下对子写大字;
二十五,家家户户糊窗户;
二十六,上街去割过年肉;
二十七,全家老小都洗脚;
二十八,糕儿馍馍两笸箩;
二十九,提上壶壶灌烧酒;
年三十,供上祖宗摆上肉。
在过年的民谣中,有很多都是写从小年到大年三十之间的民俗。如山西的这首民谣,从二十三祭灶神开始,写出了贴对联、糊窗户、割年肉、蒸花馍等等当地的风俗。
五子登科乒乓响
二十三,祭罢灶,小孩拍手哈哈笑;
再过五,六天,大年就来到;
辟邪盒,耍核桃,滴滴点点两声炮;
五子登科乒乓响,起火升得比天高。
每当快要过年时,孩子无疑是家中最高兴的人了。这首民谣写的就是过年时,孩子们跟随家中长辈完成祭灶神、大扫除、贴窗花等习俗后,在一起结伴玩耍的情景。语句中将孩子等待大年三十到来的急切心情描述的淋漓尽致。
姑娘要花,男孩要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