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化寺鬼子母像。来源/Wikimedia Commons
在同一部杂剧《西游记》里,也出现了铁扇公主,但她不仅和鬼子母是两个不同的角色,和牛魔王也没有关系。这剧里的铁扇公主自称是风神的首领,和骊山老母姐妹相称,与二十八宿中的好几位星宿都是亲戚,因为和王母关系闹翻,才从天宫下界居住。杂剧中的孙悟空出言无礼:“弟子不浅,娘子不深。我与你大家各出一件,凑成一对妖精。”惹怒了铁扇公主,大打出手,将孙悟空用一千多斤的铁扇扇飞,最后是观音派了水部神通,才将火焰山浇灭。(在这部元杂剧中,孙悟空的形象和后来的小说很不相同,不仅有兄弟姐妹,还娶了金鼎国公主为妻。)
元代《揭钵图》。来源/故宫博物院
因此可以说,小说《西游记》中的铁扇公主形象,是罗刹女、鬼子母、铁扇仙等至少三个原型的融合,保留了罗刹女和铁扇仙的高强法力、鬼子母的爱子情深,但减少了原型里作恶多端的设定,增加了向善的特点。
红孩儿不请母亲赴宴,也有时代局限
在《西游记》成书的明代,正值封建伦理道德观念大行其道。按照儒家传统观点,女子需要恪守“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的“妇德”,“男主外,女主内”是社会主流。夫妻地位的不平等,从《大明会典》的规定就可以看出,如丈夫死了,妻子需服丧三年,和子女为父母服丧期相同。但如妻子死,丈夫却只需服丧一年。
礼教之风甚至吹到了《西游记》中的妖精群体,连铁扇公主也以持家严谨、相夫教子为生活的主要意义。即使牛魔王移情别恋、常年在小妾家居住,她仍坚持“妻者齐也,夫乃养身之父”“女子无夫身无主”的观点,丝毫不因丈夫不归家而产生离异的念头,处处体现出以夫为纲的行为准则。
在妇女地位低下的大背景下,人们对家庭中男子地位优于女子的现象习以为常。虽然“父母”并列为儿子孝顺奉养的对象,但父亲和母亲的权力、地位并不对等。家中的男性尊长——父亲,是权力的中心,从红孩儿对牛魔王的毕恭毕敬可见一斑。
身为牛魔王家族男性继承人的红孩儿,虽然外形还是孩童,但毕竟是火云洞众妖怪之主,可以和父亲一起“主外”。结合其他妖怪捉到唐僧的表现来看,对任何妖来说,吃唐僧肉都是一场群妖簇拥的盛事。如果说,吃普通人肉还可以算是夫妻、父子同桌共餐的“家宴”,吃唐僧肉的性质就更加公开、隆重,因为牛魔王和红孩儿都以妖王自居,属下的群妖可能都需参与,也算是妖界的大宴了。在当时人看来,这种场合一般不适合女子抛头露面,即使铁扇公主是牛魔王的正妻也不例外。
结合《明史》规定的宫廷大宴礼仪可以看出,在重大庆典的宴席上,皇帝、皇太子、诸王、群臣需共同参加,但不包含皇后、嫔妃、命妇等女性。因此,不管铁扇公主是否吃人肉,按照明代传统的家庭观念,在这类特殊场合,母亲都不宜和父子同时出现在台前。而像金角大王、银角大王请义母九尾狐狸来吃唐僧肉,属于家中没有其他男性长辈的特殊情况,并且老狐精的妖界地位和自恃身份程度,与铁扇公主更不能同日而语。
最后,作为《西游记》中屈指可数的完整家族,牛魔王一家不仅为唐僧遭遇的九九八十一难贡献了八难,几乎占了十分之一,还为这本以出家人为主角的小说增添了比较浓厚的人情味。周旋于妻子、小妾、儿子之间的牛魔王,显得很有俗世的烟火气。牛魔王家族中夫妻关系、父子关系的协调,同样是现实中世情的反映。
所以,也不排除有这种可能,既然铁扇公主不喜*生,牛魔王和红孩儿父子心有灵犀,达成了瞒着母亲的默契,对唐僧来个“先吃后奏”。这种“只属于男人之间的秘密”,也算是家庭伦理喜剧的常见桥段。
来源:国家人文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