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于1968年,年过半百。近几年,小时候看的电影经常浮现在脑海,或是因为一首歌、一句台词、一幅画面,挥之不去。那时候,电影产量小,看电影的机会不多,好多电影看了好几遍,因而记得更清楚。
现在闲来无事,就把十岁左右亲眼看过的电影回忆一番,慰藉一下追忆童年的情怀。影片不见得是最好的,但我遇见它的年龄是最好的!
《地道战》:1965年,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
基本剧情: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为了粉碎敌人的“扫荡”,河北省冀中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新地利用地道战的斗争方式打击日本侵略者的故事。
最深印象:1、既能藏身又能出击,钻地道还有如此大用途!小伙伴们更爱玩各种钻防空洞捉迷藏的游戏了。
2、小时候回乡下老家,总爱掀锅盖、爬墙角、钻地窖,总幻想有着巧妙连贯的一条地道网。
3、开篇就是村口的大钟,剧情很紧凑,开场就能抓人。八十年代上学时,曾去了保定的冉庄参观,还在大树下,和大钟合影留念。
4、小伙伴演鬼子时,最爱拿木棍假装战刀,向上一挥,大喊:可可叽!
5、高队长一枪击中日寇指挥官的屁股,太解气了;“胡汉三”变成了“汤司令”,早晚被干掉!
6、地道改造升级后,一枪干掉一个敌人,神出鬼没、精致巧妙,太过瘾了。看电影时,情不自禁就会拍巴掌叫好!
近些年,有人鼓吹《地道战》是“抗战雷剧”的鼻祖,坚决不认同。
《地道战》是有原型的,是正定县高平村。高平村的地道被洪水破坏后,不具备外景拍摄条件,遂改在保定拍摄。影片中的人物、地道设置、战斗场面都是有原型和实例的。
八一厂当年是当作民兵传统教学片来拍的,没想到套拍出故事片后,深受大众喜爱。据2012年的统计,已创造出共30亿人次观看的纪录。
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地道战》不是雷剧,它充分体现了冀中平原人民的智慧!
您还记得哪些细节?探讨一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