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烧瓶是鹅颈瓶,鹅颈瓶和敞口烧瓶一样,都没有封口,但4年过去了,鹅颈瓶依旧清澈无比。现在鹅颈瓶里的肉汤还在博物馆里放着,100多年过去了,依旧清澈无比。
巴斯德鹅颈瓶实验告诉了人们:生命并不能自发地产生。既然生命不能自然地产生,那么生命究竟是怎么来的呢?
米勒实验1953年,当时还是学生的米勒做了一个模拟地球早期环境的实验,他先把烧瓶内的空气抽走,然后充入从其他科学家那里打听到了早期地球大气成分,并使用电击的形式模拟地球早期多雷电天气,并将烧瓶内的水煮沸,让水蒸气和其他气体在密闭的环境中不断循环,通过分析最后的生成物。
结果,实验进行了第一天,烧瓶内就产生了浑浊的物质,一周之后,米勒将沉淀在容器底部的生成物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该烧瓶内共生成了20多种有机物,其中有氨基酸,我们知道氨基酸是组成生命的重要成分。
后来,米勒实验被人质疑,因为当时他充入的空气成分不对,人们根据最新研究出的早期地球大气成分,再次进行米勒实验,分析结果显示,沉淀物中依然存在着氨基酸。也就是说,无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生成小分子的有机物。
至此,米勒实验已经解释了,生命需要的成分可以从非生命物质中演变而来。
但是,这些有机物究竟是怎么组成生命的呢?地球上第一个生命又是怎么来的呢?
海底热泉口假说有了氨基酸,并不代表有了生命,氨基酸就相当于乐高的积木,需要按照图纸一个个拼接起来,才有可能形成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