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动漫强国,日本的动漫在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民族文化特色,不管是跌宕起伏的剧情,性情鲜明的人物性格,唯美清新的画风,都成为了日本独树一帜的文化符号。
而宫崎骏被称为“动画界的黑泽明”,他的作品侧重于用清新自然的画风来展现生活中的点滴日常,从细微处触达观众的内心世界,在他的电影代表作《龙猫》中,通过了“水田”,“稻荷”,“狐狸”这三个元素,来展现日本传统的稻荷文明。
稻荷崇拜稻荷神,又称为宇迦之御魂神金额仓稻魂命,民间俗称为“三狐狸之神”,是日本传统神话中的谷物和食物神,主要掌管日本的仓谷丰收。
稻荷神社的“稻”指的是稻谷,而“荷”则指的是负重,负荷。
在汉代张衡的《东京赋》中,有这样的一句话:“荷天下之重任”;在《列子·汤问》中也有“以杖荷蓧”的解释。
可见,人们相信稻荷神社,更多的是相信,它能够带给人们更多的丰收,为人们“背来更多的稻谷”。
在日本,很多从事农事的人们都信奉稻荷神,据不完全统计,在日本,光是神社就高达8万多个,而关于稻荷神的神灶就有3.2万个。
其中最有名气的要数日本京都市的伏鉴稻荷神社,在这座神社中,可以看见各种各样的狐狸雕塑,在每一年都会举行稻荷祭和岁旦祭等多种祭祀活动。
在电影《龙猫》中,小梅和小月姐妹两个人站在“稻荷前”这个车站上等待着自己的爸爸,而树的后面写着“稻荷大明神”。这些细节的展现,可以让观众更为清楚的了解到日本的稻荷信仰。
稻荷神信使:狐狸狐狸,是稻荷神的信使,是日本人崇拜的农神。
日本的稻荷神社传统来源于中国。
据《风俗通》记载:“腊者,猎也。因猎取兽祭先祖,或者腊接也,新故交接,狎猎大祭以报功也。”
在我国的先秦时期,就有了“腊祭”的信仰。古人逢腊月就要围猎,用捕获的猎物来祭奠自己的祖宗,以求得来年的丰收。
和我国不同的是,日本属于岛国,火山地震等自然灾害频发,很少有原始动物,所以,在秦人东渡日本之后,将中国的“动物祭祀”风俗带到日本的时候,日本就选择了狐狸作为农神祭祀的对象,封它为“农神”。
不管是中国还是日本,狐信仰都是农耕文化的基本组成部分,日本作为稻作国家,很多民俗和文化的形成都和农耕文化有着天然的联系。
在二战后,日本为了保护和提倡农业的发展,通过了“狐崇拜”这样的超自然现象为农耕文化涂抹上了一层神话色彩,用来缓解社会上的不安定因素,巩固日本的农业耕种和发展。
在电影《龙猫》中,虽然没有出现狐狸的角色,然而,在很多细节中,都出现了狐狸的元素。
比如,在稻荷大明神的背后,有好几个狐狸的雕塑,狐狸神称作御前稻荷,象征着来年鸿运昌隆的神明被信奉。
除了《龙猫》之外,在日本的很多动画中,都有对于狐狸拟人化的崇拜和展现。
比如,《犬夜叉》中的萌物七宝,它就是一个拟人化的狐狸形象,有着狐狸的尾巴和脚丫,是一个机灵古怪的小狐妖,生动可爱,赢得了很多观众的喜爱;
比如,动画《夏目友人帐》中的小狐狸,它的母亲去世,经常被其他的妖怪欺负,在被夏目救助之后,它隐藏了耳朵和尾巴,可以幻化为人形,后来经过了历练之后逐渐强大。
这样拟人化的狐狸形象,代表着人们对于狐狸的一种“人情化”希望,在很多电影中,它们不再是高高在上,而是和主角们在一起,用它们的善良和智慧同主人公一起成长。
这样的情感和态度转移,在一定程度上映射了日本人对于狐狸崇拜乃至稻荷崇拜的态度转变,在娱乐化氛围愈来愈浓重的今天,多样化且复杂的狐狸形象能够更多程度的满足大众的“娱乐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