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博合影(右二为张凯丽)
因为抑制不住内心对唱歌的渴望,1981年,张凯丽放弃了众人眼中的“铁饭碗”工作,回到了吉林老家,打算考学,继续追寻自己的唱歌梦。
那时,吉林艺术学院里最好的音乐老师姚永,听凯丽唱了一首《黄河怨》,对她说:“我要教你,你将来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大号女高音。”
不巧的是,1981年,吉林艺术学院音乐系不招生。
“这样吧,你先进去学话剧,来年再跟我学声乐。”于是姚永老师把张凯丽推荐给戏剧系,可那时戏剧系已经考试结束,姚永老师又重新召集戏剧系的老师和院长,让凯丽考试。
没想到,张凯丽不仅歌唱得好,戏也演得好。当时张凯丽表演了小品《天亮了》,表演结束后院长说,考了两天,就这个女孩有点意思。
张凯丽旧照
一年下来,凯丽与戏剧系的老师和同学培养了感情,演技也有了提高,大家都劝她不要去学声乐了,留在戏剧系。
但学校已经决定,张凯丽可以在1982年转入音乐系学习声乐。张凯丽陷入了两难境地,无论是声乐还是戏剧,哪一边都难以割舍。纠结了几个月后,张凯丽决定留在戏剧系。
张凯丽旧照
而张凯丽也难以料想,正是这个决定,造就了后来让她红遍大江南北的电视剧《渴望》中的女主角——刘慧芳。
《渴望》走红张凯丽明确希望自己未来的舞台在北京,为此她一直在寻找机会,不断尝试。1985年大学毕业后,张凯丽考入了中国煤矿文工团,正式开始了自己的演艺生涯。
1987年,张凯丽参演了自己的首部电影作品《八女投江》。同年,她又以中国戏剧家代表团的身份,访问了苏联、罗马尼亚、保加利亚以及索非亚国家新戏剧节。
《八女投江》剧照
1989年,鲁晓威导演筹拍中国大陆第一部室内长剧《渴望》,几经波折找到张凯丽饰演女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