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陌上书香
萧红,被誉为五四时期的“文学洛神”。大家熟知的作品有《生死场》、《呼兰河传》、《牛车上》、《商市街》等,还有没写完的长篇小说《马伯乐》。
《马伯乐》,是萧红写得最好的一部长篇小说,可惜,没有写完,她就被误诊喉瘤早早去世了。
其实,萧红还有一个构思独特、内容深刻、批判尖锐的短篇小说《手》,并不为大众所熟悉。
有人说《手》,是萧红为了人类的公平、正义和尊严所做出的最强劲的“呐喊”。
这个短篇也是为着女人写的,在旧时代,女性的地位是极其低下的,尤其是底层的女性。
短篇小说《手》,是对于冰冷的上层阶级残酷“扼*”底层人民平等权利血淋淋、赤裸裸地控诉。
《手》,叙述了20世纪30年代我国北方一个染衣匠的大女儿王亚明,来到城里读书,只是为了学好了可以回去教妹妹读书。
可因为劳作,一双染黑的手,成为她洗刷不掉的耻辱,使她始终不能融入到学校的生活和学习中去。
心灵上受尽了老师同学的各种歧视和欺辱,连出操资格都被取消了,最后被校长无情地赶出了校门。
“在我们的同学中,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手:蓝的,黑的,又好像紫的;从指甲一直变色到手腕以上。”
这是短篇《手》开篇的第一句话。萧红的作品,无论是散文,还是小说,开篇第一句话总是能设置悬念,抓住人心,读下去,就会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和相同的生活体验。
这一张手,引起读者的眼泪。这一张手,让读者看到了贫穷就被嘲讽,就被孤立,就被抛弃,就被冷落,就被欺负,就被侮辱,就被排挤……
这部作品,引起人们对于贫穷者的同情,引起人对们于有权有势者的憎恶。
王亚明,一个来自染坊家庭的贫苦的孩子。母亲,因病没钱医治,很年轻就去世了。当时,去请医生,王亚明的手,暴露了自己的身份,医生知道她家开染坊,就关上了门,见死不救。
她们家兄弟姐妹众多,仅靠染色来度日,她对借给她《屠场》的女同学(文中指“我”)说:
“读不好,连妹妹都对不起……染一匹布,多不过三毛钱一个月能有几匹布来染呢?衣裳每件一毛钱,又不论大小,送来染的都是大衣裳居多……去掉火柴钱,去掉颜料钱……把他们在家吃咸盐的钱都给我拿来啦……”
她家的日子实在是太苦了。一个家庭里唯一读书的孩子。除了睡觉,她都在读书,厕所里、楼梯口、过道里,凡是透亮的地方,就能看到认真读书的王亚明。
她是为了一个家庭在读书。她身上背着一座大山。她能不认真读书吗?
这么认真读书的王亚明,却成了校长、同学嫌弃和欺辱的对象。她家太穷,被子没有被里,脏兮兮的,身上有虫子,衣物洗得看不清颜色,这些还在其次,最重要的是她有一张“铁”手。
就因为这张沾满染料的“铁”手,让她成为同学厌恶的对象,同学们没有一个愿意和她同铺,尽管校长多次带着她来到女生宿舍,硬把她的被子塞进同学们的通铺里,最终,她还是被同学嫌弃不得不睡在过道里。
同学们害怕看到她那双被染料毒害的 “天*的”“铁手”。虽然她睡在过道里,依旧招惹大家憎恨。
她总是时不时的咳嗽(一定是染料浸入体内)。为了省钱、耐穿,她把白袜子买回来在自家的染缸里染成黑色,嫌市面上卖的黑袜子是机器染的,矾太多,不结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