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炒米视角
康熙亲自到法场救张五哥正是康熙的厉害之处。在《雍正王朝》中,康熙对任何事情的处理,尽显帝王心术,权谋老道,又不失仁慈形象。
刑部发生了冤狱,不管案件大小,首先责任在谁?实际上无论怎么讲,康熙的天下,康熙是管理整个帝国的真正灵魂人物。刑部发生这样的案件,至少舆论会把责任堆在康熙头上的,但那个年代没人敢直接说天子的不是。
因而这件事情的实际责任人是负责主管刑部的太子胤礽。没有他的默许,这类事情是决计不可能发生的,因为一步步问责下去,谁都吃不了兜着走。况且胤礽开销大,就指着吏部、刑部捞钱呢。所以这类贪污受贿、花钱买命的勾当,真正责任人的确也在胤礽这个层面。
胤礽之过本身也是康熙之过,但是康熙实力甩锅的手段在第一集里观众们就见识过了。
康熙48年大水,要救灾,但是国库无银可用,周边省份无粮可调。康熙一句自己把国事托付胤礽及诸位皇子,结果就弄成这个样子。虽然貌似在说这事是自己的责任,但是别人一听,都是胤礽不争气,辜负了康熙的厚望啊。
而更关键的是这次是侠王胤祥直接找到康熙捅破这个事情,拉着康熙直奔刑场救人的。
侠王胤祥在剧中实际上就是一个“忠义”的象征,他是康熙脸面。所以跟着胤祥去刑场救人,绝对是不只是因为情况紧急,来不及下旨。因为来不及下旨,还可以传口谕么。
而是这件事情的恶劣程度,是由民间开始发酵的。张五哥的妹妹阿兰千里进京喊冤申诉,最终找到了胤祥,偏偏胤祥还和他有一面之缘,曾经在江夏镇寄宿张五哥家时,见过阿兰。
所以康熙听完胤祥的介绍,对此案的恶劣影响心知肚明。所以要澄清这种恶劣影响,表面此事只是基层官员的贪赃枉法,最好的做法就是在菜市口人山人海的地方,亲自出现,纠正冤假错案。如此一来不单单可以消除恶劣影响,更是难得的一次口碑宣传。康熙原来也是嫉恶如仇,痛恨官员贪腐的。这就是传统说的,皇上都是好皇上,都是官员太坏。
当然此刻康熙并不清楚,这次刑部冤狱,张五哥被宰白鸭,牵涉方面广泛,涉及人员众多,影响恶劣,后果严重。这里已经不是简单的刑部官员的收受贿赂、不辨黑白、草菅人命。
因为此案的真正犯案的主角是九阿哥胤禟的门人任季安和刘八女,而这两人控制之下的江夏镇又是胤禩集团的地下资金池,这个资金池筹措的资金大部分被用于胤禩的夺嫡活动;而这两人有恃无恐的背后,更是牵涉到任季安的哥哥任伯安。此人更是利器,他在吏部当差的时候,曾经花了十年时间,抓了300多个朝廷官员的小辫子,整理出了一部《百官行述》。
所以这就意味着,虽然任伯安、任季安、刘八女身处江南,任伯安职节也不大,甚至任季安、刘八女就是个土财主,甚至没有功名,但是他们却是真正的“夺嫡神器”。《百官行述》就是“大棒”,江夏镇的银子就是“金元”。谁拥有他们,谁基本上就能控制整个京城的大小官员。
康熙让胤礽主管户部,他卖官鬻爵、让他主管刑部,他买卖人命。这让康熙深深失望了,所以对于刑部冤狱的清查,原本是希望胤禛再接再厉的,结果胤禛病了,只能胤禩上了,但是康熙多了一个心眼,让胤祥一起审理。
也正是后来胤禩和胤祥共同审理这个案子的时候,胤禩做得太绝,为了撇清关系,让胤禟直接把任季安和刘八女锁了交官。这才导致了任伯安转投胤礽,才牵出了《百官行述》。也最终因为胤礽和任伯安的那封书信把胤礽彻底拖下水。
但是对于张五哥这种落难之人,康熙把张五哥放在自己的身边,做贴身侍卫。
实际上按照程序,这种做法是不可能实现的。但之所以实现了,那是因为胤祥奋不顾身去就的人绝对也是重情重义之人,另外张五哥自己也说了是因为为了父亲才给任季安顶罪的。康熙从内心中对身边的其他人是不信任的,自己的儿子们尔虞我诈,争权夺势,太子胤礽一滩烂泥扶不上墙。所以康熙此刻最愿意去相信张五哥这样的人。
文/炒米视角
原创首发,欢迎关注或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