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开篇语:“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意思是在中国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分裂久了,必然会走向统一,统一久了,又必然会导致分裂。从表面现象上看,中国历史的发展好像就是一个分裂、统一、再分裂、再统一……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实际上这并不是对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解释,而是一种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历史观:历史循环论。
历史循环论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是一种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中国历史循环论的表述最早出现于《周易》中,后来孔子提出“一文一质”的历史循环观,以“文质互变”来解释历史的兴衰成败。孟子则提出了“一治一乱”的历史循环观,并且还提出了历史循环的时间段,“每五百年必有王者兴”。荀子则提出了“千岁必反,古之常也”的历史循环观点。
战国时期阴阳学派代表人物邹衍,开始用五行相克解释朝代的更替,认为历史发展按照土、木、金、火、水的顺序,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周而复始,循环不已。五行相克说适用于用暴力方式改朝换代的解释。例如邹衍认为黄帝为土德,后面的夏朝为木德,木克土。夏朝后的商朝为金德,金克木。商朝后的周朝为火德,火克金。
西汉的刘歆则反其道而行之,用木、火、土、金、水的相互生成来解释朝代的更替,认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相生说则适用于用和平手段改朝换代。
2010 年高考全国卷Ⅰ第 12 题考察了五行相生的循环史观。
12、中国古代常用五行相生相克解释朝代更替,称作“五德”。每个朝代在“五德”中都有相应的次序。曹魏被定为“土德”,通过“禅让”代魏的西晋应为
A.金德
B.木德
C.水德
D.火德
根据五行相生观点,土生金,该题应该选A.金德。
在国外,17世纪末意大利唯心主义哲学家维科认为历史的变化经过三个阶段:神的时代、英雄时代、凡人时代。神的时代是原始时代,是人类的童年时期;英雄时代是贵族统治的时代,是人类的青年时期;凡人统治的时代是资本主义时代,是人类的成年时期。凡人时代是历史发展的顶峰,历史变化经历了这个阶段以后,就会重新回复到原始时代,如此周而复始,循环不已。19世纪末德国著名的唯意志论哲学家尼采提出了“永恒轮回”论,认为世界从简单到复杂,从静到动,从单一到矛盾,然后从复杂复归到简单,从动到静,从矛盾到单一,如此循环不已。
人类社会发展到底是在一个封闭的圆圈内往复循环,还是呈不断发展进步的趋势?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决定着人们的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了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因素。社会历史是人民群众活动的历史,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发展的主流和大趋势是国家统一,而不是分裂。
但是,人类历史的发展并不是直线上升、一帆风顺的,而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在不同历史时期出现的分裂现象,是历史发展过程中曲折的表现。
所以,《三国演义》开篇语“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观点,只是看到了历史发展的表面现象,不能正确地反映历史发展的规律,是一种错误的历史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