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的四声,从最初诗歌的押韵开始,直至今日,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早在两千五百年前,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三百多首诗的押韵字,声调大致相同。这样的诗歌,声调高低升降一致,读起来非常好听。
三国时期,魏国有位著名学者叫李登,他编写了字典《声类》,对于声调的研究,具有突破性进展。书中将声调按高低升降,分为五部,并用古代音阶的名称命名为“宫、商、角、徽、羽”。
南北朝时期,对印度佛教经典的翻译、研究工作开展起来。有人发现,在诵读印度佛经时,一个音节可以根据音调的高低分为三种声音。为此,南齐的竞陵王萧子良,召集了几百位懂得声律的和尚共同研究,以便解决这个难题。
经过无数次的争论和长时间的研究,大家终于制订了汉语诵读佛经的方案,并编制了《经呗新声》一书。在随后的《四声谱》和《四声切韵》等著作中,将汉语的声调定为平、上、去、人四声。从此,汉语的声调名称被确定下来。
经过一千多年的演变,古代汉语中的平声化为阴平和阳平,即现代汉语中的第一、第二声。上声和去声是第三、第四声。而人声则基本上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