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文学当中,对于秋天的赏析不可谓不多。中国古代的诗人们,要么伤春,要么悲秋,春秋季节的诗词情感抒发都被写烂了。
但是,在唐诗宋词当中,有那么多的悲秋作品,却最后被元朝的一首小令给秒*,确实也挺没面子的。
不过,在王国维的评述当中,这首小令虽被誉为“秋思之祖”,却“深得唐人绝句妙境”,也算是卖了唐诗了一个面子。
通过前面的论述,这首诗词大家应该都猜出来了。不错,这首小令就是元曲散曲中的一首简短作品,全文如下: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题目是《天净沙·秋思》,作者乃是元代马致远。
这首简单的作品,就是这么简短,就是这么通俗,却一经读下去,就立马让人陷入到其中,陷入到诗人勾勒的悲凉世界当中去。
盛唐的秋天,是“月落乌啼霜满天”的悠远景色;宋词中的秋天,是“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悲悲戚戚;然而元曲中的秋天,却是诗人羁旅途中的无尽悲凉。
这首小令的主体部分,是六组独立的意象,藤、树、鸦,桥、水、人家,道、风、马,这些意象都很常见,也不见得就一定带上某些感情色彩;但是在诗人的笔下,藤变成枯藤,树变成老树,道变成古道,风变成西风,就已经被赋予了浓重的悲凉感情色彩。让人一下子沉浸在那个悲凉的世界当中,与诗人一起感受人生的无望,羁旅的伤感,以及思乡的苦痛。
然而,还没完,最后两句才是大招。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当上述的意象,再配上如此悲凉的天气之下(夕阳),再加上诗人本身的境遇(人在天涯),悲凉就如同上文中的西风一样,冷入骨髓,让人无处闪躲。
虽然悲秋传统在这首小令产生的一千多年前就已经存在,但是却依然将“秋思之祖”的称呼给予它,不是评论家的张冠李戴,而是这首小令的名副其实。
本文图片全部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