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12月21日,上海静安寺路段,夜幕低垂,华灯初上,再有几天就是圣诞节了。
一对男女手挽手走进了一家名为“第一西比利亚”的皮草店。女子衣着华贵,打扮时髦,看上还很年轻,而边上的男人中等身材,已是中年。
奇怪的是,两人进店不到几分钟,男子突然就从店内冲了出来,他不顾周围的人流和车辆,向着对面别墅弄口的一辆黑色轿车狂奔。司机见有情况,立即打开车门让男子钻入车内。
几乎是与此同时,四周传来枪响,轿车的防弹玻璃上留下了道道白痕。司机连忙加速疾行,车子如离弦之箭般瞬间消失在了混乱沸腾的街道上。
过了好一会,那位年轻女子有点沮丧地从皮草店里走了出来。她站在门口向四周张望了一眼,便神色匆匆地走了。
次日,各大报社以大同小异的文字报道了这起真相不明的枪击案。直到汪伪集团在《中华日报》上以“静安寺路匪徒枪击黑牌汽车”为标题刊登了这则新闻后,人们这才意会到这是抗日志士的一次锄奸行动。
而这次锄奸行动的目标不是别人,正是汪伪汉奸集团的头号特务丁默邨。
丁默邨,湖南常德人,早年加入共产党,后投靠国民党,在上海地区进行特务活动。抗战期间,丁默邨在利益驱使下又叛投了日本侵略者,由此可见此人唯利是图、反复无常的本性。
投靠日本人后,丁默邨参与组建了上海极司菲尔路76号特工总部,对抗日救亡运动进行了血腥镇压。期间,他迫害爱国志士,滥*无辜市民,短短三年时间内制造了三千多起血案。“76号”因此成为上海滩恐怖的代名词,丁默邨也被国人称为“丁屠夫”。
眼看着汪伪76号特工总部成了日伪屠*抗日人士的“魔窟”,国民政府向中统上海潜伏组织下达了铲除丁默邨的密令。
在此之前,国民政府也曾多次派人暗*丁默邨,只是均未能成功。由于丁默邨曾在国民党从事特务工作,完全熟悉国民党机构的活动规律,加上他警惕性极强,戒备森严,旁人很难有近身的机会。
面对这个狡猾的对手,时任中统局驻沪专员的陈宝骅经过深入查探,终于在丁默邨身上找到了一个突破口。
在当时的汪伪圈,丁默邨虽然处处警惕,但其风流好色,爱和漂亮女子厮混的本性却传言很广。在得知敌人这个“七寸”后,陈宝骅决定投其所好,设下美人计诱*丁默邨。当然,谁来充当这个美人是计划最关键的一步。
由于对象是见惯了各色名流美女的丁默邨,这个女卧底的外貌条件首先要绝对出色;再者,丁默邨其人狡黠无比,充当卧底的人还需聪明谨慎,有极强的应变能力;同时,此人还要有投身抗战的爱国激情,才能忍辱负重,担此大任。
如此万里挑一的人该上哪儿找呢?陈宝骅想到了一个人——郑苹如。
02-烽火佳人郑苹如,祖籍浙江兰溪,1918年出生于日本名古屋的一个中日联姻家庭。郑苹如的父亲郑钺早年留学日本,追随孙中山革命,是同盟会元老。郑苹如的母亲木村花子出身日本望族,是一个贤良传统的女人,到中国后曾和丈夫一同从事革命活动。
郑钺和妻子一共育有三女两男,郑苹如在家中排行老二。郑苹如的童年是在日本度过的,直到11岁才跟随母亲回到上海。
难得的是,郑苹如虽然出生日本,又有日本人的血统,但却从小热爱祖国。这与父亲对她自幼的熏陶不无关系。由于郑钺是一个忠诚的革命者,郑苹如也耳濡目染受父亲的影响,她经常跟着父亲进出同盟会老友于右任等人的家中,深受大人们的喜爱。
1932年,一二八事变爆发,日本侵略者进攻上海,市民们和十九军齐心对外抗日。期间,郑苹如买了慰问品跟着慰问队上前线慰问抗日将士,为负伤的将士们洗衣、倒水、擦脸。
除此之外,她还自己花钱印了许多宣传抗日的传单,与同学们一同到浦东张贴和散发。在学校组织的抗日爱国文艺演出中,郑苹如自编自演的话剧《抗日女生上前线》博得了师生们的一致好评。
学生时代的郑苹如是一个非常优秀耀眼的学生。她不仅长相漂亮、举止大方,而且聪明好学,兴趣广泛,尤其喜欢柔道和话剧表演。因为相貌出众,15岁那年,她演出的剧照就登上了《民国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