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认知模型,我脑中就出现一个以前玩过的游戏-帝国时代中的画面。
游戏开局的时候,游戏界面中只有很小的一片区域,游戏者需要在这片小区域上种树、开采矿业,换取金币,提升科技和武力值,当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提高到一定数值的时候,就有资格开辟新的疆域了。随着疆域的扩大,慢慢地会形成一大片地图。这片地图已经点亮的部分可以看到包括地形、资源、城邦,这就是已知的区域;点亮部分的外围是一片片灰暗的区域,就是未知的区域。
刚开始玩游戏的新手,因为游戏设置成需要开拓疆域才能点亮地图的方式。所以新手都特别热衷于开拓未知的疆域,主要是特别想知道这些新开辟的区域里有什么神奇的东西。等玩的时间长了,成为老司机以后,对于开辟疆域就没什么兴趣了。因为虽然不知道未知的疆域里面具体会有什么资源或城邦,却知道这些疆域里不外乎就只有那几种可能性,也就没有什么好奇心了。
这个游戏的认知建模是非常简单的,游戏中点亮的区域是已知区域,灰暗的是未知地域。两者之间的界限是认知边界,这个认知模型是一个二维平面的地图。游戏的老司机了解到游戏中只可能存在的那几种资源和几种城邦,没有其他的可能性以后,就有了一个关于这个游戏的高一维度的认知。于是,老司机就形成了关于这个游戏完整的认知模型,那他们对于这个游戏的所有基本变数都尽在掌握,也就失去了新手时的好奇心。
以这个游戏的认知模型作为例子,我们可以看到,认知模型是建立在直观的知道和通过经验积累对事物进行归纳总结后得出的规律性认知组成的。简单的认知模型就如这个游戏的认知模型一样,仅仅是一个三维的认知模型。复杂的事物,比如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就是我们对于世界和对人生的一系列认知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复杂的模型的综合体。
回顾一下我们建立认知模型的过程,在童年时代,我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想了解各种新鲜事物,想尝试多种多样的生活。这个时候的我们,就好像游戏新手一样,觉得人生有无限的可能性,充满了对未知的渴求。随着我们生活经验的积累,随着知识的增加,随着对未知领域探索过程中受到挫折的打击,我们渐渐地成为了游戏中的老司机。觉得世界大概就是这个样子,自己也大概就是这个样子,失去了好奇心,失去了探索的动力。这个时候,我们的认知模型就基本建立完成了。这个基于我们的人生经历和学识建立起来的认知模型,它是客观的吗?它是全面的吗?
我们可以尝试去想一下,一些一生都生活在某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里的老人,他们的整个世界就是这个小山村,他们的认知也就局限在这个小山村里。但是,他们心里依然可以笃定的认为,整个世界不过就是放大版的小山村而已。他们可能觉得自己是活得最明白的人,因为他们所谓的活明白了,就是他们对自己的认知模型已经了然于胸了,他们认为世界就是按这个模型在运转的。也许,如果他们永远不离开那个小山村,而那个小山村也始终没有发生什么巨大的变化的话,他们就是那个小山村的智者。但如果他们生活的小山村发生了巨变,他们可能就会成为村里那个最固执,最冥顽不化的人了。
这些一生都生活在小山村中的老人被自己认知所局限,我们大多数人又何尝不是被自己的认知所局限呢。我们一样是受限于自己经历过的事物、自己了解到的知识。所以,我们在此基础上构建的认知模型也不一定是一个客观全面的模型,我们根据自己的认知模型做出的推论也就不一定是正确的。那我们的很多坚持和执着,可能背后的依据也仅仅是一系列的片面的认知而已。
现实生活中,一些简单的人反而活得快乐,就是因为这类人的认知模型是最基础的、最简单的。他们内心没有那么多的执着,没有那么多的藩篱,反而拥有了随机应变的能力。反观一些老知识分子,尤其是一些擅长理工科逻辑推理的一些老知识分子,反而特别的认死理。就是因为他们形成了自己强大的认知模型,而他们的思维也被自己的认知模型所局限,深陷其中不能走出来。
既然我们的认知模型是有局限性的,不如就放下心中诸多的是是非非,放下心中的诸多尊卑贵贱,也许能活得更加快乐,能活得更加舒心惬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