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道德准则,今天,我们应将这种美德发扬光大,世代延续下去。我国古代有着丰富的孝道文化,其中有值得继承弘扬的东西,也有必须加以抛弃的糟粕部分。现在我们从“孝”的最基本的意义上来吸收传统孝道文化中的精华,并加以继承和弘扬。
古语云:“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连动物都知道报答父母伟大的养育之恩,更何况人呢?而一个人如果连父母都不敬爱、不孝顺,那他一定是不会懂得感恩的。所以,我们要从小培养孩子孝顺的美德。
1.“孝顺”教育不是可有可无
一个孩子是否孝顺,体现的是这个孩子是否具有高尚的人格,而不孝顺的孩子人格是不健全的。当下,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还停留在让孩子学习好、将来有本事、出人头地上,而忽略了人格培养。是否孝顺是一个孩子是否具有爱心的表现,而爱心是人格的核心内容。人格不健全,孩子的社会化程度就低,很难最大化地实现自己,也就是说,孩子到达不了自己生活和事业的顶峰。
所以,孝顺教育无论是从培养孩子成才来讲,还是从一个家庭的幸福与否来说,都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2.年轻父母应以身作则
跟长辈说话或在一起时,你自己是否就不大尊重他们?或者,是否已经隔了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回去看望父母了?甚至于当着孩子的面时,说老人的坏话?如果你是这样的,就不指自己的孩子会尊重长罪,对长辈孝顺,更为危险与可悲的是,你现在对父母长辈的态度,往往就是当你老时孩子常的态度。
所以,让我们每个人从现在开始,孝敬我们的老人,和老人住一起的,能更加包容一些;和老人分开住的,即便工作忙也不能忘了问候老人,公休日尽量带孩子回去一起看望老人,帮老人做些家务,尽一份子女应尽的责任与义务。如此日长时久,孩子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也会逐渐养成尊敬长辈、孝敬父母的好习惯。
3.把孝敬列进制度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无论孩子多大,制定适合孩子年龄的尊敬长辈的规定都是十分必要的。其实,家训族规是我传统文化宝库中最有特色的内容之一,而大凡成功的伟人,大多都是在一个很好的家教氛围中成长起来的。
我们并不是要求自己的孩子都成为伟人,但起码的孝道孩子还是需要遵守的。好吃的首先给长辈拿,舒适的床铺让给老人睡,见了长辈要主动打招呼,当长辈牺牲自己的时间为孩子做了事情时,要让孩子的语言和行动对长辈表示感谢等等。长此以往。孩子定能把孝道内化成自己的一个优良美德,很自然地成为一个孝顺的好孩子。
4.要从小事入手训练培养孩子孝敬父母的行为习惯
教育子女孝敬父母的一般要求是:听从父母教导,关心父母健康,分担父母忧愁,参与家务劳动,不给父母添乱。要把这些要求变为孩子的实际行动,就应当从日常小事抓起。如关心家长健康方面:要求孩子每天要问候下班回家的父母亲;当父母劳累时,孩子应主动帮助或请父母休息;当父母外出时,孩子应提醒父母是否遗忘东西或注意天气变化;当父母有病时,孩子应主动照护,多说宽慰话,替他们接待客人等。孩子应承担必须完成的家务劳动,哪怕是吃饭时摆筷子。根据孩子的年龄、能力、学习情况,合理分配,具体指导,耐心训练,热情鼓励。这样不但有利于孩子养成家务劳动的习惯,也有利于孩子不断增强孝敬父母的观念:“父母养育了我,我应为他们多做事。”
5.让孩子知道孝顺长辈的知识
孩子有如一张白纸,在上面画什么,收获的往往就是什么。所以,你一定要让他知道小的要孝敬老的这样的道理。如果父母本身不说,不去要求孩子对老人尽“孝”,孩子是不会知道的。家长一方面要了解孩子的成长特点,另一方面也要抓住机会丰富孩子有关孝敬长辈的知识,多给孩子讲述《孔融让梨》之类故事。并让孩子分析大家为什么表扬孔融,使孩子懂得分享和谦让是一种优良的品质,鼓励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孔融学习。总之,孝心教育是全社会每个父母的共同责任。只有根据孩子的心理将点,把握个性,正确引导,就会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孝德观。
本文摘自《孝经》节选,我希望能把好的孝顺文化弘扬出去给每一个家庭,让每一个家庭都幸福美满,和和美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