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邻居叮当妈和我说,2岁的小叮当不知道怎么了,明明已经会自己大小便了,可是最近总是喜欢憋尿。
憋尿的时候脸红,夹着腿,带他去厕所,他尿不出来。可是一回身儿的功夫却尿在裤子里。有的时候一天要尿湿两三条裤子。
叮当妈郁闷地和我说“为什么明明已经知道自己去大小便了,现在反而越来越倒退了呢?”
其实,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发生憋尿行为是正常的行为,这说明孩子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肛欲期。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肛欲期?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在著作《性学三论》中阐述了孩子可以被分为5个阶段:
1、口唇期(0-1岁):这个时期的婴幼儿以吸吮、咬和吞咽等口腔活动为主满足本能和性的需要。
2、肛门期(1-3岁):这个阶段的儿童性*的满足主要来自于肛门或排便过程。
3、性器期(3-6岁):表现出对生殖器的极大兴趣,通过玩弄性器官获得满足,而且通过想象获得满足。
4、潜伏期(6-11岁):儿童的兴趣转向外部世界,通过参加活动,运动,友谊等满足来自于外界、好奇心和知识满足。
5、生殖期(11岁或13岁开始):性需求从两性关系中获得满足.
其中肛欲期指随着括约肌的逐渐发达,宝宝到了18~36个月大的时候,感受到肛门受到刺激时出现的感觉,通过肛门和尿道括约肌的收缩和放松,孩子可以产生到性快感,于是宝宝开始出现了憋尿的行为。
孩子的肛欲期一般经历两个月左右就会结束。结束后,孩子的性心理将迈向下一个阶段——性器期。
在肛欲期期间,如果父母对孩子大小便的训练太严厉,会使孩子感到紧张,压力大,会困扰孩子控制大小便的自然节奏,导致孩子拉尿在裤子里的次数增多,肛欲期时间也会被延长,导致孩子的性发展进入停滞。而且一旦孩子在肛欲期得不到满足,则很容易在长大后出现所谓的“肛门性格”——吝啬、顽固、倔强,洁癖等。
所以作为父母应该帮助孩子顺利地度过肛欲期,那么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1、接纳和尊重孩子的肛欲期
肛欲期是孩子心理和生理发展的必经阶段。
面对孩子憋尿要以平常心对待,不要对孩子过于严厉,甚至当着别人和孩子的面讨论孩子尿湿裤子的事情。这样会让孩子焦虑,甚至压力。
2、不要耻笑、责骂和威胁孩子
面对孩子尿湿裤子,或者大便在裤子中。父母不要责备孩子,不要打骂孩子,否则会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和焦虑心理。导致孩子的人格发展出现问题。
如果发现孩子研究自己的排泄物,不要大惊小怪,埋怨斥责孩子不讲卫生。而应是告诉孩子大小便中有细菌,不要碰,教会孩子便后洗净手。
3、不要打断孩子正在进行的憋尿或者憋大便
当孩子憋尿的时候,不要强行让孩子排便,而应该顺应孩子的自然体验。
4、不要将孩子的正常反应当成便秘
当发现孩子出现憋大便的情况,家长不要强行以便秘治疗。让孩子紧张恐惧,甚至认为自己“有病”而产生心理压力。
其实除了肛欲期,如果孩子经历换幼儿园或者换新环境等,都可以导致孩子的异常排便。家长要理解孩子,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心理适应期。
当孩子长大之后,带孩子选择自己钟意的儿童马桶,让孩子感到坐在马桶上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另外有一部分孩子专注力比较强,很容易忘记上厕所,所以家长也可以做适当地提醒。
孩子憋尿的原因有很多,家长应该了解孩子憋尿背后的真正原因,而不是焦虑,气愤而一味地谴责,呵斥孩子。而是应该放松心态,更理解孩子,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个重要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