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学了,分数学了,简单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面积也学了。
四年级,数学上对逻辑的要求慢慢增加了。
可是,竟然有的四年级学生算算数时还要掰手指,你相信吗?
马旭,家里的独生子,妈妈38岁上才生了他,全家视如珍宝。
马旭是个很聪明的小孩,可是他有一个致命的缺点:懒。
更多的时间,他宁肯坐在那儿发呆,也绝不想写生字、算算数。
开始的时候,父母把他的这种表现也当作可爱萌来对待。
直到有一天,一张扔在垃圾桶里的打满红叉叉的试卷,被打扫卫生的妈妈发现,父母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那时,马旭正上四年级。
有一天,妈妈无意中发现马旭在做一道计算题时,竟然掰手指,她大吃一惊!
冷静下来后,妈妈很快采取了措施。
从那天起,妈妈每天给马旭布置20道计算题,小数、分数加加减法,两位数以及多位数加减法。
半个月下来,总共做了300道题。
不过,妈妈发现收效甚微,手指倒是不掰了,但是出错率很高,最多的时候20道题里面能错一半!
妈妈简直要崩溃了。
那么,我们来分析一下,问题出在哪儿呢?
掰手指,对应的主要是个位数计算,最多20以内,这说明孩子1、2年级的时候学习上就有欠账。
有办法补救吗?
当然有。而且又简单又有趣味。
这个补救的方法,在孩子玩的时候就可以进行,也耽误不了妈妈做饭、收拾家务。
你可以这样说:“儿子,来,咱俩玩个游戏。我说两个数字,咱俩一起算,看谁算的快!”
游戏开始了。
“7 8。”
你要装作不会,故意拖延一下时间,目的在于让他先给出答案。
如果他太慢了,或者他干脆没有兴趣,那么你就要尽快给出答案,甚至连胜几题,目的是刺激出他的好胜心。
如果他有兴趣,你也要抢答几次,否则他会看出你的真正目的。
中间还要交换一下主动权,让他来出题,你们两个人一抢答。
游戏结束时,你要尽量让他赢。即使实际上是你赢了,你也要让他感觉出赢的是他。
为什么呢?当然是为了让他下次还有兴趣参加这个游戏。
要知道,有兴趣才能学得最好,把学习融入游戏之中,真的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你可以试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