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6岁的孩子上一年级,老师让用“中”组词,孩子脱口而出——“红中”,让提问的老师哭笑不得。这样的例子不甚枚举。孩子从出生到长大,其实就是一张白纸被画上内容的过程,而拿画笔的,不是别人,就是教育孩子的家长。家长是孩子的一面镜子,什么样的家长养育什么样的孩子。显而易见的是,每天都在家里打麻将的家庭,孩子自然不喜欢看书。反之,书香门第的孩子,也不知道麻将的规则。
如何教育孩子,才能避免让孩子成为问题少年? 公安大学李玫瑾教授在一个讲座中,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李玫瑾教授指出,人的心理发展有顺序性的,表现的问题有滞后性。也就是说虽然很多案件表现在成年,但他的问题不在成年,而是在孩子幼年就形成了。任何生命都是一个过程,生命的发展是轨迹式的,人的命运取决于早期。
有很多人为了自己的生存,为了生活得更好,为了更有钱,结果他奋斗完了以后,钱虽然有了,可是买不回一个品行优良的孩子,孩子没教育好,最后的结果是一无所有。心理的问题一定要往前走,也就是说,我们要让孩子很好地发展,一定要在孩子幼小时就做很多事情。
李教授提出,未成年人是被动的弱者,所有的问题是身边成年人造就的,虽然很多人不太赞同这个观点,但是,不可否认的,抚养人对被抚养者:
首先你有他生命的决定权
第二你有他物质发展的提供权利
第三你对他照顾的程度也是你决定的
第四他的个性完全是你造就的,
所以,如果孩子在习惯或者性格上有问题,那么,孩子的任何问题都是身边大人的问题。也就是说,
孩子的胃口是喂出来的,
孩子的脾气是带出来的,
孩子的观念是唠叨来的,
孩子的残忍是孤弱无助熬出来的,
孩子的无耻是百般迁就溺出来的。
李教授提到:“经常遇到一些案件,有记者给我打电话说,“李老师怎么样来教育这些孩子们?”我说你错了,现在不是教育孩子们,而是教育身边的大人。有一个老总,咱们国内品牌的一个老总,通过《今日说法》的记者找到我说,“李老师,我这儿子老偷钱,我想领他来见见你。”我跟他电话里讲,你儿子不用来,你来就行。什么意思?问题在你的身上,不在孩子的身上”
因此,如果一个家庭,父母积极进取,三观正确,有着有良好生活习惯,那么,他们养育出来的孩子,大多数也是热爱学习,能够合理安排自己生活,父母也会在教育上会省很多心。
所以,当遇到孩子很难管教,变成问题少年,你百思不得其解孩子为什么有那么多坏毛病时,先检讨自己,也许就找到根源所在!那么,家长们,请从现在开始,先把自己变成一个想让孩子成为的模样。
感谢关注,您的关注,是我持续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