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已经开学,家长们又开始操劳孩子的学习了。
但在学习上面很多父母都有着误区,比如,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因为这句话,很多家长害怕孩子起步太晚,毁了孩子的一生。所以在孩子的学习上格外上心。
现在孩子上学的年龄越来越小,之前我们读书的年纪在8岁甚至是9岁,现在的孩子6岁就上小学了。上小学前还有学前班,幼儿班,很多在上小学才学习的内容,学拼音、背古诗、学英语……在学前班都学习了。
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小学就开始给孩子报名辅导班,看到别人的孩子比自己的孩子学的快一点,就陷入无尽的焦虑当中。
面对这样的焦虑感,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保持孩子的学习力?
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从大脑科学的角度来讲,学习力根本就不存在“赢在起跑线上”的说法,我们首先来看下,聪明的程度跟脑子的大小没有关系,而是跟神经元的密度和方式有关。
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的大脑只有1230克,根据人体体重的比例来说,应该是1350克才正常。
很多人被告知,爱因斯坦的大脑也只开发了10%。那在科学的角度,有没有一种说法是还有90%的潜能待开发呢?
人的大脑只占人体体重的2%,却需要花费20%的能量。如果用到10倍能量的时候,大脑不可能只有10%在运作的。大脑其实是不用则退的。
经常用的地方会变大,不经常用的地方会挪到其他地方使用。你的行为会改变你的大脑,所以不存在说只用了10%的大脑一说。
假如一个孩子在小时候大脑受过伤,在未来成长的过程中,没有受伤的大脑会弥补受伤的大脑,即使是成年人,复健的可能性也很大。就像是我们平时说的盲人的听力会更好。
我们终生都是可以学习的,大脑用的越多,大脑神经元更新迭代更快,所以越是挑战难的事情,越是可以激发大脑神经元的发展。
平时我们可以让孩子挑战比较难的作业,思考的越多,神经元更迭更多,更能够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孩子学习能力也会越来越好。
过去说的青春期大脑就定型了,这个说法是错误的,人的大脑可塑性很高,作为家长的我们在这个年龄通过学习可以也重塑我们的大脑。
所以家长没有必要在起跑线上争先后,人生是一场马拉松,争的是终点不是起点,到达终点的才是赢家。
孩子的一生不应该只有学习,拥有一个充满学习能动力的环境,对孩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游戏和运动是浪费时间?
孩子的创造力,情感能力,与他人的合作能力,这些能力都是需要从游戏和运动中获得的。
运动会产生一种多巴胺、血清素、肾上腺素,而这正是促进人神经元链接的生长。
所以肚子饿的时候,做功课没有效率,运动过后做作业可以更快的集中注意力,考试前要吃东西也是这样道理。
运动可以使大脑高速运转,也可以让大脑一直保持年轻。所以运动可以保持和提升孩子的学习力。
孩子在玩游戏的时候,会分泌一种物质,激发孩子的神经末梢发育,会玩的孩子情商比较高,可以在团体游戏中学习如何与人相处,完成他的社会化。
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想象力在发挥,想象力是创造力的根本,如果你太凶就没有人跟你玩,太懦弱会被人欺负。
很多家长觉得玩游戏会耽误孩子的学习,可是也只有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孩子才可以学会如何与他人配合,沟通。